收藏首頁|

 

 

中國增長引擎失去光澤了嗎

2012年05月22日10:58    來源:《環球時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趙昌會
 
4月份中國經濟數據全面黯淡,央行自5月18日起調降存款准備金率。一時間國內外議論紛紛,樂觀其成者不以為然,認為政策意圖本該如此,堅持無所謂﹔悲觀宿命者直呼大事不好,強調增長放緩來勢過快,擔憂硬著陸不可免。
 
他們可能都錯了。實際上,經濟內在的自然增長傾向加上政府明智的宏觀政策引導,可以保証經濟發展既不失速,也不停滯。但另一方面,經濟管理當局必須鄭重其事,嚴防調控手段180度轉向,同時權衡、配套使用各種政策工具,決不可掉以輕心。4月份的數據下滑,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從鼓勵出口政策轉向鼓勵進口調整而出現的。筆者認為,經濟發展和經濟轉型其實同等重要,不能為了轉型,而刻意放緩發展,而是應該在確保平穩發展的前提下實現經濟轉型。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正確判斷形勢從而提供解決辦法的能力,顯得極度缺乏。
 
首先我們要明了中國經濟的家底,這有助於樹立信心,順勢而為。據目前已公布的數據來看,截至2011年底,中國大陸勞動力人口7.955億人,由於老齡化現象迅猛登場,到2015年會跌破7.9億。從幾項關鍵經濟指標看,以市場匯率計算,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為7.2萬億美元,2014年可能約為11萬億美元﹔2011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458美元,預計2016年有望歷史性地突破1萬美元大關。概括地說,我們正在進入這樣一種圖景:在第12個五年規劃期內(2011-2016年),中國將在勞動力不增反減的前提下,實現經濟規模翻番。
 
上述圖景雖然可望但遠非觸手可及。縱觀歷史,中國的創造力大爆發時期尚未到來。這取決於能否持之以恆地提高教育水准、普及科技、鼓勵對外貿易和外商投資,以及社會精英階層能否具備戰勝挑戰、開啟新局的思想力,尤其是中央政府能否提供高瞻遠矚的強大領導力。
 
認清和利用有可能出現的新機遇至關重要。當務之急在於設法開辟新思維,規劃和實施今后5-10年全球一體化藍圖。其中,應包括但絕不限於四項地緣經濟戰略:一,完成全球布局,使貿易和投資活動縱橫天下,在世界每個角落展示經濟實力﹔二,採取集體行動推進中國戰略利益,保障能源、原材料和基礎設施領域的優勢地位﹔三,有能力進行戰略性投資,將亞非拉視為中國的前途所在,在這些地區大興制造業,並著手若干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交通、水力、能源的超大工程﹔四,培養全球一盤棋的大局意識,北美、歐洲市場主要留給私有企業,而國有銀行、央企和地方國企,要聚精會神於亞非拉市場。記住這句話:繼續關注亞洲,格外重視非洲和拉美,依托所有的國力工具,把中國變成全球強國。
 
中國潛力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傳奇故事。13億多中國人依然在奮力爭取小康目標,離富裕社會還十分遙遠。因此隻有在繼續謀求發展中,力爭在未來某個階段將中國經濟調整到以內需導向的成長模式。中國不必刻意大幅放慢步伐,而應在這個超常跑比賽途中自然而然地開始“換速跑”。▲(作者是中國進出口銀行資深經理)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