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中國文化走出去,底氣在哪裡

楊 凱

2012年08月11日08:03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美國學者亨廷頓的《文明的沖突》在中國廣為人知。他認為在冷戰之后,圍繞國際秩序的斗爭將告別意識形態對抗,而以文明沖突的形式展開,其中,中國文明可能將對目前在全球佔統治地位的西方文明構成嚴峻挑戰。
 
對東西方文明“沖突”的觀點,中國人並不陌生。隻不過,從“開眼看世界”到“西學東漸”,近代以來西方文化對中國的沖擊,背后並非文明交流與交往中的“玫瑰帶刺”,卻恰恰是與軍事擴張、霸權崛起和資源掠奪如影隨形而來的“槍炮帶血”。
 
軍事侵略與文化沖擊,讓近代中國人的內心經歷了一場煉獄。我們看陳寅恪1927年紀念王國維的長詩序,王為什麼自殺?因為他在其所寄命的中國文化衰落之際,太感痛苦,隻能自殺“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那麼,中國文化何以衰落?陳寅恪說,由於所依托的有形社會制度特別是經濟制度在外族侵迫下,已到“劫盡變窮”地步,文化可說是無所憑奇,隻能面對“銷沉淪喪”的命運。
 
不難理解,在那種當口,中國知識界有“新文化運動”的沖動。魯迅有個說法叫“拿來主義”,要吸收外來優秀文化,改造中國文化。這種主張,迄今仍有積極意義。但是后世一些不肖子孫把“拿來”講成了“投奔”,完全不要中華民族主體性,“人窮志短”得太過分了,亨廷頓分析文明沖突,他們主張文明投降,黃色文明要不得,准備一瀉千裡奔流到藍色文明,更極端的則怨恨殖民帝國心慈手軟水平低,真的還想讓他們“殖民三百年”。當然,這些也是老黃歷了,現在持此觀點的中國人縱有,也微乎其微。說到底,世易時移,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位置變了,中國人的底氣足了。
 
如今講“文化走出去”,有點水到渠成的意思。因為通過新中國60多年的奮斗,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尤其近10年來的努力,中國國家能力變強了。有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在需要保家衛國的時候敢於亮劍、能夠亮劍﹔經濟高速增長,總量排到世界第二﹔政局穩定,民主法治在改革中不斷推進,幾次大事難事考驗了中央政府的危機處理能力和社會動員能力﹔在國際上,有自己的聲音、自己的主張,在開放中堅持獨立自主,國際地位不斷提高。
 
現在中國文化走出去勢頭不錯,看看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看看中國的演出團體走遍全球,那都不是當年梅蘭芳跑美國演幾場京劇能比的,說到底還是國力問題。國家能力提高是中國文化走出去在根子上的底氣。
 
世情國情的變化,反過來促使中國人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
 
翻一翻家底,發現原來傳統中的好東西如此豐饒如此淵深,原來近代以來創業史裡前輩們的精神世界如此豐富如此強大,原來我們對待外來文化的態度如此謙虛如此包容,而這些都已經構成了我們今天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這就是文化自覺。
 
對已經接觸、對話、學習了上百年的西方文化,不再仰視,而是平視,視角變得平等,心態變得平和,不僅心平氣和地“拿進來”,而且精神抖擻地“走出去”,這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和自信是文化走出去在骨子裡的底氣。
 
和“文明沖突論”在后冷戰時代“找敵人”的潛台詞不同,中國文化走出去是傳遞希望,希望世界了解中國,希望不同文化之間的人能夠交朋友。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從鄭和的寶船到今天的孔子學院,中國人都試圖和世界分享這句話。
 
(作者為本報編輯)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