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濱
菏澤的一位大二學生楊亞慶,為了給父親籌措治療白血病的20萬元醫藥費,甘願休學並抵押自己5至10年的“青春”。(本報今日A08版)
在感慨這位年輕人對父母的孝心與犧牲之余,我們不得不承認,眼下,“賣身救親”的場景已然變成了一出連續劇,開始時的一兩件可能會觸動公眾的悲憫甚至震驚,但隨著這樣的情況接二連三出現,公眾已經逐漸變得麻木。本不該出現的“賣身救親”卻頻頻上演,最大的原因就是醫療和社會保障體制的相對不完善。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醫保基本實現了全民受益的廣覆蓋,但對於像楊亞慶這樣的中低收入家庭來說,大病帶來的經濟負擔往往是災難性的。值得欣慰的是,就在這位大二學生為申請大病保險暫時無果而苦惱時,國家發改委8月30日公布了《關於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公布已近兩周,現在要看地方政府如何將這一好政策及時落地。
對於楊亞慶來說,寄希望於有企業能夠“購買”他的青春為父治病,只是一道考驗公眾善心的選答題﹔而盡快落實國家大病醫保政策,讓所有像楊亞慶這樣境況的家庭都能享受到大病醫保,才是社會必須完成的必答題。希望楊亞慶的父親能盡快享受到大病保險的救助,更希望這樣的悲劇從此不再上演。
(作者為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