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闖紅燈扣6分、遮擋牌照扣12分。日前,公安部修訂發布的《機動車駕駛証申領和使用規定》引發輿論關注。
新修訂的《機動車駕駛証申領和使用規定》在“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証申請、限吸毒駕駛機動車資格、完善駕駛人考試制度、突出實際駕駛能力”等方面進行了進一步完善修訂,其中“嚴格重點駕駛人日常管理、加大對嚴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的修訂更引人注意。網絡媒體在轉載這則新聞時,幾乎無一例外將“闖紅燈扣6分、遮擋牌照扣12分”的處罰措施提煉成了新聞標題。
2011年底,《中國汽車社會發展報告》首份年度報告發布,預計2012年中國私人汽車擁有量將達8650萬輛,每百戶家庭汽車擁有量將達20輛,這也是世界公認的汽車社會門檻。據統計,2011年年末中國私人轎車保有量4322萬輛,增長25.5%,當年全國機動車領駕駛証人員達2.36億人。
中國已進入汽車社會,人人都在強調汽車文明。遺憾的是,路上的汽車越來越多,開車人的素養卻沒有“與日俱增”。在剛剛過去的這個8天長假中,全國道路客運行業發生三起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造成24人死亡、32人受傷,其中一起為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安全事故。這其中自然不排除事故的發生有車流量大的原因,然而,當記者通過長假期間自駕體驗卻更為深刻地感覺到,很多交通事故的發生都源於不文明的駕駛習慣。駕駛陋習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道路擁堵並引發了事故。所以,有輿論直接指出,首個全國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政策其實也是對中國汽車社會文明程度的一次大考。
汽車文明從哪裡來?自律是一方面。道德范疇內文明素養的培育當然要靠內心生成,外力的約束和規制隻能起到防范和補救的作用。但是,汽車是鋼鐵之軀,不文明的駕駛行為,輕則會引發汽車剮蹭進而堵塞交通,重則更會對行人及駕駛人構成生命威脅。所以,單單靠駕駛人的自律又不能保証汽車文明的培育。新修訂的《機動車駕駛証申領和使用規定》從各方面加強了對駕駛人的管理及處罰力度,更有助於提高駕駛人的行車素養,保証路人及駕駛人的安全。
成熟的汽車社會中應該彰顯汽車文明,而汽車文明的培育也需要嚴峻執法,這已是社會共識。事實上,中華文明中的駕車文化在古代社會早已有之。周時駕車有“五馭”之說,“五馭”規定了駕車人與車輛,車輛與道路、行人和諧相處的規范動作,詮釋了古人的駕車文明思想。如果說周時對駕車只是規范,自秦始則以法約束之。秦《除吏律》規定:“御人”(即駕駛員)技術四次不過關,撤銷駕駛資格,罰四年徭役並處“一盾”罰金。到了漢代,道路交通運輸管理更重法制,不僅法律條文明確具體,而且執法極嚴,即使皇親國戚、達官權貴,違犯法規也照章懲罰。為了維護正常的交通秩序,保護民眾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唐代沿用了《晉律》中“禁馬眾中”的法律規定,禁止車、馬在城內及人口稠密的鬧市區內高速行駛,否則屬違法行為,將追究其刑事責任。古人尚且懂得以嚴格的法律來懲處行車者違法違章的行為,在講究法治的當今社會,以“法”來規范駕駛人的行為更不可少。
一方面駕駛人要自覺繼承和發揚古人留下的行車文化,從內心保有對行車禮儀的敬畏﹔另一方面交管部門更要以嚴峻的執法來規范駕駛人的行為,兩相結合,中國社會中的汽車文明才有可能來得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