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廣網18日刊載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所副教授石正方的評論文章分析指出,鬆綁陸資赴台,有利於紓困台灣經濟。文章說,從長期而言,還有助於推進台灣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從根本上提升台灣經濟競爭力﹔而從促進兩岸營商網絡對接,深化兩岸產業合作,實現兩岸經濟互利雙贏角度來看,大幅鬆綁陸資赴台政策,也是勢在必然的選擇。
全文摘編如下:
今年以來,在世界經濟大環境不利的背景下,台灣出口衰退、投資萎縮、內需不振,就業形勢持續惡化,民生痛苦指數不斷升高,對當局施政形成嚴峻挑戰。針對台灣經濟困境,領導人馬英九在日前的演說中,再度提出以“拼經濟”為主,著力改造產業結構、增加產業附加值,以及排除投資障礙,以達成提高薪資水平、擴大就業的目標﹔表示不僅會繼續加大兩岸交流,同時也要進一步鬆綁法規,營造更友善、更便捷的投資環境,為台灣吸引更多的資金和游客,大幅增加就業機會,並強調未來“開放是常態,管制是例外”。
馬英九的講話可謂“務實拼經濟,理性看兩岸”。2008年6月以來,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局面所創造的“和平紅利”,助力台灣經濟、造福台灣民眾,已是不爭的事實。特別是在全球經濟困境下,更凸顯兩岸經濟深化合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而加大吸引陸資挹注台灣經濟,提振經濟景氣,創造更多就業崗位是必要途徑之一。
據台灣當局有關部門統計,迄今陸資入台投資共3.1億美元,聘請5532名台灣勞工,已經顯現一定的就業促進效應,同時也吸引了外商赴台投資,並帶動台灣出口。3.1億美元的陸資,數目雖小,但意義重大:其一,標志著兩岸雙向投資邁出了實質性步伐,並已為台灣經濟帶來了“紅利”﹔其二,預示著陸資入台的成長空間和預期效應巨大,對於台灣經濟轉型和就業促進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其三,表明台灣的陸資來台開放政策亟待檢討,亟需加大開放力度。實際上,自2009年6月開放陸資赴台投資以來,台灣當局已3次調整開放政策,加強開放力度。累計至今,制造業開放項目為204項、開放幅度為97%﹔服務業開放項目161項、開放幅度51%﹔公共建設開放項目43項、開放幅度51%。從數字上看,開放幅度頗為可觀。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雖然開放投資的幅度在不斷提高,開放面在不斷拓展,但實質性的限制依然存在,如制造業、服務業、公共建設中作為空間較大的產業均不允許陸資獨資,而且嚴格限制參股比例、不得有控制權等,另有其他如專案審核等限制,此外,也存在陸資對島內營商環境的不熟悉,擔心信息不對稱風險等原因。凡此,使得陸資入島投資形同“雞肋”,成長難如預期。
開放陸資入台投資對於紓困台灣經濟的作用顯而易見,也是台灣各界絕大多數的共識。但過去囿於兩岸關系的特殊性,特別是兩岸政治互信的不足,台灣當局有所謂安全的顧慮,台灣民眾有擔心兩岸經濟體量懸殊下,陸資入台會沖擊到島內經濟的擔憂,陸資入台一直遲遲不得成行,造成如今兩岸投資嚴重不對等的非正常局面。實際上,長期以來,台灣當局對兩岸事務的處理及對大陸經貿開放都曾因循這一狹隘的“政治思維”而諸多設限,不得及時、合理開放。如台商赴大陸投資也經歷了從“正面表列”到“負面表列”的緩慢過程,其結果是常常錯失發展良機。而2008年以來兩岸經濟關系正常化、機制化的大步邁進,兩岸“三通”、ECFA的簽署、大陸居民赴台旅游等等,包括陸資赴台的啟動,這些政策開放,為台灣帶來了豐厚的“開放紅利”,証明兩岸經貿往來的便捷化、自由化、雙向化發展,有利於台灣經濟,而不是沖擊台灣經濟:兩岸“三通”后台商資本的“?魚返鄉”、3.1億陸資入台創造5000多個就業機會等,都雄辯地証明了這一點。
近年來,兩岸基於“九二共識”,透過兩岸兩會協商平台等多層次溝通管道不斷深化交流,促進相互理解和包容,逐漸累積互信。在此基礎上,兩岸兩會協商簽署了一系列制度協議,並有效推進了ECFA后續協商,為兩岸經貿交流的雙向化、自由化的深化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而兩岸第八次陳江會簽署的《海峽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則為兩岸雙向投資保護和投資促進提供了法律依據。值此背景下,為排除投資障礙,促進島內投資,盤活台灣經濟,台灣當局有關部門擬加速推動第四波陸資入台相關政策調整,在“開放是常態、管制是例外”的基調下,陸資入台有望獲得較為寬鬆的政策環境而實現規模成長。
總之,開放陸資入台,短期內有利於台灣挹注產業發展資金、創造就業機會、紓解台灣經濟困境,長期而言,有助於推進台灣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從根本上提升台灣經濟競爭力﹔而從促進兩岸營商網絡對接,深化兩岸產業合作,實現兩岸經濟互利雙贏角度來看,大幅鬆綁陸資赴台政策,也是勢在必然的選擇。(石正方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