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的新聞聯播節目,報道了在桂林工作的文氏四兄弟尋找走失母親的故事,在新聞之后還刊登了四兄弟尋人的聯系方式。節目一出,除了文媽媽的下落惹人擔心之外,新聞本身也得到了不少觀眾的正面響應,在網上被稱為“彰顯人性的光輝”,還有不少人真的伸出手,幫忙四兄弟尋找母親。
就節目本身而言,這不是一個獨立的尋人啟事,是央視新聞節目在近期“我的父親母親”系列報道中的一個側影,是對失憶老人關懷節目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在新聞聯播的平台上播出一個普通家庭的尋人故事,的確更有助於貼近民心,也貼近社會發展的脈搏。
在人們的印象中,《新聞聯播》往往是中規中矩的。前一段時間,我們在新聞聯播中曾看到最美鄉村女教師、愛心小院、討薪日記等基層報道,讓不少人對新聞聯播的固有看法在發生變化。當然,即便是這次的“尋找母親”節目,也有一些觀眾將信將疑,或者對播出的方式有所討論。從態度上講這都十分正常,但是以新聞聯播為代表的主流媒體新聞節目,的確更需要把握社會發展的直接脈動,展現人性故事,呼應觀眾訴求,講述更多“草根故事”。
新聞聯播是中國收視份額最大的新聞節目。公眾希望它能改變一下刻板印象,既能看到全國最重要的新聞,也期待能看到這些新聞和自己的直接關系。其實對於媒體人來說,每一條新聞都是一個關於人的故事,新聞的價值彰顯人的價值,新聞的重量彰顯公民的重量。無論新聞的主角職位大小高低、故事悲喜憂歡,越是真實、越從生活中來,越能找到人性的共鳴,新聞就越有生命力。
新聞節目貼近民意、展現人性,其實並不是一味地追求宏大敘事。就新聞聯播本身,這些年我們還是看到了一些變化。比如不少普通人開始登陸央視新聞聯播,甚至還有農民工兄弟連著四天在新聞中“討薪”的報道。這是一種進步,它一方面意味著新聞人主動求變,求觀眾認同,求社會關注﹔另一方面公眾更多能從新聞中,找到他們關注的問題,獲得非常真實的幫助。
當然,新聞不是社會發展的答案,而是社會發展的提問。新聞人提的問題越多,社會的思考就會越深入﹔新聞人提問的方式越直接,回答的公眾也就越多。中國社會的改革進程中,新聞人提問題的意識不應發生變化,提問題的方式卻需要常變常新。因為中國人的故事在變化,觀眾的尋求也在變化。從這個意義上說,新聞聯播的尋人啟事,也在尋找新聞聯播自己的改革路徑。
□周慶安(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