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張頤武:奮斗精神仍是中國前行的動力

張頤武

2012年10月25日09:31    來源:《環球時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張頤武

最近一些年,人們常抱怨青年一代似乎奮斗精神不足,努力向前的進取心不夠。看看公務員考試人數,一個相對安穩舒適的“好”位置,讓競爭人數幾年來連創新高﹔看看網上一些希望更舒適生活、強烈厭倦競爭和奮斗的帖子所表現的社會心態……從這些,可以看到中國不少年輕人面對一個新的社會環境,心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今天的80后90后,無論是自身條件,還是所處的社會條件都和過去幾代人大不相同,中國社會這些年經濟高速增長,雖暴露了諸多問題,但發展速度仍然是全球最快的,人們收入提升的速度也最快。中國社會告別匱乏已是現實,同時“中產化”速度正在加快。一方面隨著大城市低收入階層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們進入“中產化”的狀況越來越明顯。而土地價格的提高雖引發了拆遷等問題,也使得不少人獲得相當大的經濟收益。這種收益幾乎是過去難以想象的。另一方面,三四線城市經濟發展,大部分人收入提高,中產化速度加快。同時80后、90后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得到的關愛遠遠超過前幾代人。即使是家境並不好的年輕人,他們受到的呵護和關愛也是他們的前輩無法想象的。這當然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但年輕人隨著條件改變而產生的心態變化卻值得我們高度關切。

這種“中產化”的年輕人往往厭倦艱苦勞作,也厭倦長時間努力工作。他們往往缺少遠大的理想和目標,並渴望獲得一種平淡安穩的生活。同時媒體和社會也常常渲染一種不需要努力和艱苦工作就能夠獲得舒適生活的想象。這種想象常常是以對西方社會福利的極度豐裕的報道和渲染來進行的。就連俄羅斯,也曾被微博上的一些帖子渲染為到年齡就福利分房,無需工作就有保障的地方,引起許多年輕人嘖嘖驚嘆,無限羨慕。而今天流行的“拼爹”、“富二代”等,一方面有其渴望社會公正的合理性,但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復雜心態。在嘲諷和批判中難免夾雜著嫉妒與羨慕。全球討論的所謂“中產階層陷阱”,其實就包含著這種在稍一富裕之后所出現的安於現狀和懶於奮斗的心態。年輕人往往對社會的期許和要求高,而對自己的期許和要求低﹔對父母和家庭的依賴高,而對自我奮斗的依賴低﹔對發泄情緒表達自己想法的意願高,而對通過自己的行動改變社會和自我的意願低。

其實事情很簡單,社會的發展永遠需要努力奮斗,今天的中國仍處於和巴西、印度、南非等國相似的發展水平上,處於在全球競爭中不進則退地奮斗的時代。而個體生活的改善和提升固然需要社會努力,但最終還是取決於自己的奮斗和努力。在任何社會,沒有奮斗精神,沒有努力爭取的舒適都是不可能持久的。任何高福利后面都有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福利不可能超出社會發展的水平。中國的發展就源於30多年來中國人含辛茹苦地努力奮斗。

毫無疑問,社會應該給年輕人更多關愛更多福利和保障,我們也應該為他們創造更好的條件。這些都無需爭論。但與此同時,中國青年一代仍然需要當年改革開放初期的奮斗精神,需要“中國夢”的激勵,也需要更多對責任的承擔。這些也都無需爭論。隻有這樣,我們才能走得更遠。▲(作者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責編:張岩)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