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說白了,公眾要求漲的不是工資,而是公平。 |
□辛木
《小康》雜志和清華大學媒介調查研究室近日聯合發布“2011-2012中國幸福小康指數”,調查顯示,收入依然是最影響公眾幸福感的因素,健康和婚姻位居其次,“提高工資水平”成為提升公眾幸福感最有效的方式。(11月4日《燕趙都市報》)
對於這樣的調查結論,有專家頗感困惑:一般情況下,隻要人類處在溫飽水平,錢的多少對幸福感的影響並不大。為何中國公眾的幸福感卻對收入情有獨鐘,以至於“提高工資水平”成為提升公眾幸福感最有效的方式?
問題就在於目前影響公眾幸福感的諸多因素,與“一般情況”有所不同。所謂的“一般情況”,是指公民的收入雖然存在著差距,但彼此之間差距不大,更重要的是,這種收入上的差距,不是由於資源、收入上的分配不公造成的﹔而是取決於個人能力差距、努力程度等。可據日前發布的2011年《中國薪酬發展報告》顯示,部分行業工資上漲過快,企業高管與農民工工資收入差距最大,已達4553倍。收入差距不是在逐步縮小而是明顯增大,造成社會收入分配不公。而全國總工會在2010年的一項調查也表明,兩成職工5年間從未漲過工資。
這正是讓漲工資成為提升公眾幸福感最有效方式的根本原因!錢的多少不是問題,錢的分配狀況才是問題。公眾只是希望通過漲工資來縮小這種巨大的貧富差距、消弭這種嚴重的收入分配不公罷了。說白了,公眾要求漲的不是工資,而是公平。對公眾的幸福感而言,正好可以用那部正在熱映的電視劇的名字來概括——“不是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