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中國文學嚴重缺乏翻譯戰略

2012年11月07日14:19    來源:海外網    毛丹青    字號:
摘要:曾經在《中國圖書商報》和《中華讀書報》上呼吁應該培養翻譯人才,同時也應該收攏漢學家,為中國文學走向世界鋪平一條道路,但實際上,縱觀中國文學的翻譯現狀,很難令人滿意。

最近十分著迷於解讀村上春樹,尤其是查找他背后鮮為人知的計謀,因為他的小說在世界范圍內常銷不衰的現象似乎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參考。簡單地說,文學欲走向世界,勢必要建立翻譯戰略!

有關村上春樹究竟通過什麼手段,包括他自己的謀略與誠實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使自己置頂於日本文學之於世界文學舞台之上?這個問題往后另說,對照中國文學的現狀,反過來老覺得我們缺乏明確的翻譯戰略,所以導致了中國文學不如日本在世界上吃香。所謂“中國文學”,我說的是當代!

莫言榮獲今年諾貝爾文學獎,隨繼而來的是十分強勁的文學風,書店熱銷莫言的小說,連帶中國當代小說的閱讀也有所增加,這一“莫言特需”的現象雖然只是一個暫時的現象,但通過這個階段是否有些問題值得思考呢?

一般來說,外國的漢學家把持了中國文學出門的翻譯權限,這些專家大多數都在大學任教,有固定收入,同時還必須擔任相當數量的教務工作。最近,國內對德國顧彬和美國葛浩文的激烈批評很多也集中到這一點上,認為他們之於本國的社會地位決非主流,但跑到中國來指手畫腳,非要扮演中國文學的救世主不可,叫人反感!這些批評雖不無道理,但仔細想想,先於漢學家之前,作為中國文學本身,首先缺少什麼呢?

曾經在《中國圖書商報》和《中華讀書報》上呼吁應該培養翻譯人才,同時也應該收攏漢學家,為中國文學走向世界鋪平一條道路,但實際上,縱觀中國文學的翻譯現狀,很難令人滿意,因為每次小說被翻譯出去的時候,幾乎都是單槍匹馬,而且被翻譯的動機也是多樣化的,不是漢學家看中的,就是由版權公司從中推銷給出版商,再由出版商反過來尋找翻譯者,所有的交涉過程雜亂無章,沒有一個定規而言。

文學的傳播是文化交流的一種,最需要的是持久力和一個相當穩定的運作模式。我曾經翻譯過莫言的文章與講演稿,其中一篇講的是他如何閱讀中國古典小說的,內容很有趣,但涉及到《封神演義》中的兵器名稱,我卻無法找到日文中的相應詞匯,甚至包括英文的相應詞也無處可查。同樣的實例拿到日本,比如他們的古典小說《源氏物語》,有關服飾的描寫,都有專門的英文字典,可以迅速找到相應的參考詞匯。如果涉及到了兵器、宮殿等分門別類的描寫,大體上也有相應的外文字典。相比之下,根據中國文學的場景描寫而編纂出來的外文詞典是否已經有了呢?

好像沒有,至少我沒見過。反倒是,類似《中國歷代詠物詩辭典》這些始終在漢語內部打圈圈兒的辭典滿書店都是,但就是找不到同樣想法的外文辭典。

不用說,單單一本辭典是一個工具書,但能否把它放到一個戰略的角度上衡量一下,似乎可以說明中國文學走向世界的可能。如果有系統地從戰略上編纂這類辭典,幫助大批的翻譯者,還有大批的漢學家更接近中國文學的話,其值得期待的情景恐怕就不是今天這個樣子了!

還是開頭的那句話,文學欲走向世界,勢必要建立翻譯戰略!

(注:本文轉載自“毛丹青-新浪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