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獨家觀察

張永恆:“平墳運動”傷害全球華人情感

2012年11月20日08:18    來源:海外網     張永恆    字號:
摘要:中國人對於祖先墳墓的敬重是一種獨特的文化景觀。強制平墳,不管其出於什麼目的,實際上已傷害了全球華人的情感,有悖於中共的執政理念。

近日,河南周口發動的“平墳復耕”運動引起了全球華人的關注。據當地媒體報道,該市“短短三個月內鏟平了200萬座墳頭,復種耕地近3萬畝””。這個數字姑且不論,但這一過程中激進、粗暴的做法實在令人心驚。

且看看當地為了達到平墳目標所採取的“土政策”。基層公務員、事業單位員工不平墳,停止工作﹔教師不平墳,停止發工資﹔黨員不平墳,開除黨籍﹔普通百姓不平墳,推土機、挖掘機伺候……這哪裡是惠民殯葬改革,分明像一場大躍進式的失去理性的極端運動。

為何旨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平墳復耕會遭遇巨大的民間阻力?這與中國幾千年來的土葬風俗和傳統文化有關。中國人歷來講究入土為安、死者為大﹔扒墳、掘墓,在民間一直被認為是對一個家族極大的侮辱和傷害。歷史上一些有過掘墓經歷的人物,像東漢末年的董卓、曹操,唐末五代的黃巢、溫韜,民國時期的軍閥孫殿英,在史上都曾留下罵名。

中國人對於祖先墳墓的敬重是一種獨特的文化景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全球華人在孩提時就能吟誦、耳熟能詳的、終身銘記在心的優美詩篇,抒發了清明節上祖墳祭祖先時真摯、動人的感情。據說,在海外,老華僑見面打招呼的方式是:“清明節回國祭祖嗎?”

旅美學者慕朵生先生日前在《環球時報》發表的文章指出,近年來,有不少華僑因在祖國已無親人,而將自己祖先的骨灰運到美國安葬。隻有理解中國人為何如此重視墳墓,方能明白作家余光中“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為何如此撩人心弦!筆者認為這代表了全球華人共同的心聲。祖墳就像海外華人的根,不論飄零四海,赤子之心永遠牽系於那方小小的土地。

近年來,國家因勢利導,將清明節這一極富中國文化內涵的節日列為法定節日,這是對全球華人情感的一種積極回應,受到海內外稱贊。據悉,河南省官方每年都要耗資數以億計,在新鄭黃帝陵舉行祭祖大典﹔在周口,官方每年也會在太昊陵舉行祭祖儀式。現在,卻突然以極為激進的方式平掉百姓祖墳,“隻許官員祭祖,不許百姓上墳”引起了輿論的極大關注和強烈質疑。

不可否認,河南周口做出這項決策,動機可能是好的,是為了倡導移風易俗、加快推廣火葬新風,更好地節約和利用土地資源。但在實施過程中,未能妥善地撫平民意、體貼民心,採取簡單粗暴的手段和強硬壓制的姿態,並且在遷墳補償、公墓建設等方面做得不到位,是以導致民怨沸騰。

11月16日,國務院發布第628號令,將《殯葬管理條例》第二十條修改為:“將應當火化的遺體土葬,或者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遺體、建造墳墓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刪除了原有的“拒不改正的,可以強制執行”。盡管該條例法定生效日期為2013年1月1日,但這無疑表明了中央對地方強制平墳運動的反對態度。

十八大報告中強調要“以人為本”,建設“美麗中國”。以人為本,應把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和生存體驗放在首要位置﹔而美麗中國,必然包容了美好、傳統的中華情懷,讓社會安定和諧,讓民眾感到幸福。強制平墳,不管其出於什麼目的,實際上已傷害了全球華人的情感,有悖於中共的執政理念。

希望河南“平墳”官員三思!

(作者為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