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媒體集萃

單仁平:名人改國籍帶來一言難盡的觸動

2012年11月22日09:01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摘要:總體看,中國企業家和其他名人改變國籍的情況比很多國家多,這不能不說是令這個國家和人民尷尬的事,但這也是中國國家實力、尤其是軟實力的真實寫照。

俏江南董事長張蘭獲取外國國籍的報道不脛而走,又一次打翻了很多中國人心中的五味瓶。尤其是張蘭身有政協委員的頭銜,她這樣做“合不合法”、“合不合情”都很有爭議。近年來不斷傳出名人獲得外國國籍的消息,輿論莫衷一是。

在中國的自由和多元化已經事實上觸動重新選擇國籍的“深層次”時,簡單對張蘭放棄中國國籍做道德評價並不妥當。因為從個人自由以及社會責任的不同角度看這個問題,常常會有南轅北轍的價值判斷。而個人自由和社會責任對時下的中國來說都很珍貴。

最大的討論空間是張蘭身為政協委員改變國籍是否“合法”,以及作為知名企業家,她是否應當向社會公開她的國籍,她的“隱私權”是否應當與普通人一樣多。

遺憾的是,關於是否“合法”的問題,目前缺少權威說法。政協發言人曾表示全國政協委員“都是中國國籍”,但這更像是一種陳述,而非“都必須是”的判定。由於中國公民目前是否有雙重國籍已經很難監測,輿論對政協委員“都是中國國籍”一直將信將疑。

鑒於圍繞這個問題的猜測和興趣都非常廣泛,並關系到政協的形象和權威,我們建議全國政協就此問題做一次全面的闡述,結束各種爭議。

至於知名企業家以及其他有社會影響力的名人是否應公開自己的國籍,這既涉及到他們的私權,也涉及公眾的知情權。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做平衡,輿論似可公開討論。

我們認為,各類名人公開自己的國籍應是一個大趨勢,但這同時應當是中國社會公開透明的一個組成部分。當前情況下,個人信息的公開還是應該從官員做起,官員做到了,名人們的壓力就會增加。讓名人帶頭做公開個人信息的表率,似乎不太妥當。

但我們同時認為不應干預輿論對名人與公共利益有關的個人信息進行“揭私”,由於公眾對這方面的興趣很大,媒體也樂於這樣做,這不是件難事。名人對輿論的這種“揭私”是否配合,關系到他們的聲望和眾多利益,因此圍繞名人的國籍問題會在中國社會中自然達成平衡。

總體看,中國企業家和其他名人改變國籍的情況比很多國家多,這不能不說是令這個國家和人民尷尬的事,但這也是中國國家實力、尤其是軟實力的真實寫照。

放棄中國國籍的人有他們各自的利益和想法,比如為了長遠的安全感,為了獲得國際旅行方便的免簽待遇等等。在尊重個人自由的時代,批評任何合法的個人選擇都難免會有些猶豫,個人可以做愛憎分明的評價,但中國社會當前的整體態度就是這樣欲言又止的。

或許我們不應該批評改變國籍的名人,我們甚至應當借此反思是什麼使中國遭到了他們的“離棄”。但畢竟有更多的名人選擇留在這個國家裡,與人民大眾共承同一個中國的未來。改國籍的名人帶給了一些國人不舒服感,這也是事實。

個別名人擁有雙重國籍,還有人悄悄改了國籍,但繼續用公眾對他是中國人的印象支持他在中國大陸的事業,前者是違法的,后者構成行為不道德的嫌疑。

然而名人改國籍的報道過去常能“一石激起千層浪”,如今“浪的層數”少多了。國家仍是中國人最難釋懷的感情寄托之一,但我們比過去更忙了,也強大了,名人越來越多,但他們能夠實際影響我們生活的能量都萎縮了。互聯網時代,普通人的自信在增加。(作者是《環球時報》評論員)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