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此次釣魚島事件中,中國之所以取得較為有利的階段性成果,不是恃強用武,而是得益於中日力量對比變化所形成的“勢”以及中國崛起態勢所形成的“勢”。 |
一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的中國,會奉行什麼樣的國際戰略,會不會像二戰前的日本那樣“國大必霸”、“因強而暴”?這不僅是周邊鄰國擔憂的問題,更是中國必須超前思考、超前解決的戰略問題。
明治維新后,日本走上富國強兵之路,成為世界六強之一。但是,強大起來的日本,不是致力於改善中下層日本人的生活和為人類文明作貢獻,而是用積聚起來的國力侵略亞洲鄰國,結果國力耗竭,四面樹敵,直至毀滅性失敗。即便如此,二戰后重新崛起的日本依然沒有汲取“因強而暴、因暴而衰”的歷史教訓,在此次釣魚島事件中舊病復發。一些日本政客利用中國政府換屆及南海問題升溫之機,玩弄“購島”游戲,結果激起中國人民的反日怒潮,更在海峽兩岸的“保釣”默契及各國人民不齒下碰壁,隻得由“因強而暴”轉向偃旗息鼓。
在此次釣魚島事件中,中國之所以取得較為有利的階段性成果,不是恃強用武,而是得益於中日力量對比變化所形成的“勢”以及中國崛起態勢所形成的“勢”。這是甲午戰爭以來,中國在中日關系中第一次憑綜合實力佔上風形成的“勢”。而且今后5-10年,中國經濟總量將有可能達到日本同期的2倍,中國對日將佔據更有利的態勢。一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一倍的中國,會奉行什麼樣的國際戰略,顯然會成為周邊鄰國及中國自身必須重視的大戰略問題。
謙虛謹慎是中華民族固有的傳統美德。將之應用於國際戰略,就是打破國際關系史上“國大必霸”、“國強必暴”的大國崛起邏輯,堅持做一個謙虛的大國。中國在建國初期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0世紀70年代自我定位為第三世界國家,冷戰后提出“韜光養晦”,以及十八大提出“三要三不要”外交原則,都是謙虛謹慎美德在國家對外戰略上的貫徹。
經驗表明,一個人在人生低潮時容易做到謙虛謹慎,一旦得意就會忘形,就不易堅持謙虛謹慎。國家對外戰略也是如此。中國在冷戰后提出“韜光養晦”,堅持謙虛謹慎,是形勢使然,而今后在向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進軍過程中能否繼續堅持“韜光養晦”,則是對中國戰略智慧的考驗。
經驗也表明,一個國家,不論其一度如何強大,如果搞“國大必霸”、“國強必暴”那一套,就一定會無謂地耗盡國力,由盛而衰。冷戰后美國從唯一超級大國地位跌落也是這方面的例証。如果不出意外,今后5-10年,中國經濟總量還將超過美國,從而成長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已經沒有什麼懸念。盡管如此,中國仍有大量貧困人口和不可避免的“發展病”,而且國際環境也極為復雜。因此,中國仍要堅持做一個謙虛的大國,堅持落實十八大提出的“三要三不要”戰略原則,堅持發展這一“硬道理”,堅決摒棄“國大必霸”、“國強必暴”邏輯。(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