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進黨從許信良的“大膽西進”走向陳水扁時代的“去中國化”,再到“親中”與“反中”之爭,雖然最后不必然會造成民進黨的分裂,但是喜是悲,還需實踐証明。 |
中新網11月28日電 台灣《旺報》28日刊出評論說,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的成立,並沒有如蘇貞昌所構想的尋求黨內共識,反而是民進黨內“親中”與“反中”山雨欲來的開始。民進黨從許信良的“大膽西進”走向陳水扁時代的“去中國化”,再到“親中”與“反中”之爭,雖然最后不必然會造成民進黨的分裂,但是喜是悲,還需實踐証明。
文章摘編如下:
民進黨在11月21日決定設置的“中國事務委員會”,蘇貞昌最希望成為“委員”的三人中,謝長廷、游錫?都婉拒當“委員”,蔡英文雖答應卻說她不知道參加要做什麼,只是黨要她配合她就配合,她還是繼續主張兩岸應尋求對話的機會。顯然未來委員會的成立,並沒有如蘇貞昌所構想的尋求黨內共識,反而是民進黨內“親中”與“反中”山雨欲來的開始。
“本土化”在台灣的發展,並不是作為一種文化或相對於全球化所進行的反思,它被轉化成一種意識型態工具。尤其是台灣在尋求“本土化”過程中,國民黨在李登輝體制下,與同時間民進黨在許信良擔任黨主席時提出的“大膽西進”完全背離。在兩種對“中國圖騰”背離的主張下,“本土化”也被引入對“中國圖騰”的爭議,這也才引發民進黨內后來“反中”、“親中”路線之爭。
2000年陳水扁“執政”以后,國、民兩黨在“中國圖騰”上異位。民進黨在“去中國化”的前提下,變成“反中”的代表。爾后,民進黨在2008年與2012年兩次台灣地區領導人選戰失利,在民進黨內比較有實力的蔡英文趨向“和中”路線,謝長廷又走向“憲法一中”與“憲法各表”,所以他在今年10月才能登陸訪問。
只是謝長廷的登陸並未替他帶來優勢,反而在黨內“獨派”的壓力下,蘇貞昌隻能概括承受,因此,他在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時,不得不降低“委員會”的功能,把原先規劃為“主委”領導制的方案,變成自己兼任召集人。蘇貞昌這個動作明顯左右不討好。
其實,蘇貞昌恢復設置“中國事務部”並未得到應有的效果,這個新部門隻有“主任”一人,外加一個研究員,這樣的組成,豈能因應未來兩岸政治協商的功能?所以它可能會變成虛設的單位,而“中國事務委員會”雖然處在太上地位,但在重要的“反中”與“親中”的代表都沒有參加下,同樣會變成虛設的組織,最后民進黨內的“親中”與“反中”兩派反而隻會拉到民進黨外斗爭。
所以說,民進黨從許信良的“大膽西進”走向陳水扁時代的“去中國化”,再到“親中”與“反中”之爭,雖然最后不必然會造成民進黨的分裂,但是從李登輝所帶動的建構,在被民進黨吸納以后,其結果不但會更遙遠,也會像捷克的俗語:“什麼是悲劇,什麼是喜劇,一切交給時間來決定。”(王崑義 台灣戰略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