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媒體集萃

環球時報:媒體不應推高公眾對改革的期待

2012年12月04日09:01    來源:環球時報    社評    字號:
摘要:互聯網在迅速把各種理想主義帶入中國輿論,中國改革的很多概念都不同程度上被輿論做了放大甚至異化。

  十八大后執政新風不斷吹動中國。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王岐山講話不用稿子,而且要求參會人不念稿子,傳遞出的信號遠遠超過“念不念稿子”本身。領導人強調反腐,與互聯網揭腐和地方政府的快速反應形成全局性互動,社會反腐信心大增。此外,近期的多起民生事件都激發了輿論的活躍,中國處理問題的開放度在做新的積累。

  中國是個充滿積極元素的社會,對國家進步公眾有著熱烈的渴望,也常常顯得有些急切。這是中國的巨大優勢和資源,同時也會在某些時候對國家保持穩健帶來一定難度。其實新中國這幾十年就是不斷釋放和引導社會的熱情,同時避免與中國現實脫鉤的復雜把握。這兩點都做得好時,中國就前進。兩項缺了一項,挫折就會降臨。

  十八大后官民對改革的積極態度高度一致,這真是難得的好局面。然而把十八大后的開局保持住,長期維系全社會的熱情和樂觀,卻不是件容易的事。

  中國急需把實事求是精神做一次面向全社會的發揚光大。這是讓全國、特別是民間積極情緒長盛不衰的根本性保障之一。中國在快速進步,但同時這是個復雜的國家。了解這兩點對於全面認識中國至關重要,公共輿論對這兩點達成共識,則是國家保持凝聚力和社會情緒積極向上的基礎。

  互聯網在迅速把各種理想主義帶入中國輿論,中國改革的很多概念都不同程度上被輿論做了放大甚至異化。比如“政治體制改革”的含義在一些人嘴裡說出來,同主流社會對它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問責制”官方最初就沒講清楚,輿論的引申又相當激烈,因而不斷引發具體案例的爭議。

  在反腐敗的問題上,輿論不斷將這個超級復雜的難題簡單化。目前已經形成腐敗因為是體制造成,隻要做體制改革就可根除腐敗的固化看法,圍繞這個問題做更多樣化的探討已經很難。

  實際上反腐敗必是與中國現代化全程相伴的巨大工程,它要對權力結構開刀,需要財產公開制度的輔助支持,還需要社會綜合環境的及時跟進,其中包括市場經濟在中國的不斷完善,人情社會、潛規則流行都不斷被新規則取代等等。

  新班子在大刀闊斧地破除官僚主義,輿論在歡呼的同時,也流露出一舉解決所有難題的期望。這種期望在逐漸強化,它們都有道德上的正當性,但卻很可能與中國的現實發生新的脫節。

  我們認為,負責任的媒體和意見領袖不應無限推高公眾的期待,而應一方面鼓舞人們的熱情,一方面要敢講真話,不回避中國真實的復雜性。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國人的希望和失望交織,國家的進步和尚存的嚴重缺點相互交錯,理性和現實主義在這一切的反復錘煉中不斷發育,中國人對未來十年的預期與國家實際能力也總體上是匹配的。

  這種可持續的社會積極情緒不應被過度理想化的主張抬得過高,從而為它某一天的受挫埋下伏筆。

  反腐敗的力度在加大加緊,官僚主義遭遇重擊,中國在開啟充滿希望的十年。但中國必須建立求真務實的評估體系,讓自己不僅跑得快,而且頭腦清楚,充滿自信。我們必須看准自己的“絕對位置”和“相對位置”的變化,知道自己是否在前進,是否前進得快,而不產生過山車上那樣的暈眩。

    (原題為:新風吹動中國,社會信心可貴)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