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商是一批在台灣以外打拼的群體,離開出走是為了生存求發展,有不得已的苦衷及辛酸,如果他們在台灣能夠生存,有錢可賺有利可圖,誰願意離鄉背景出外打拼,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切重新適應,從頭開始? |
台商是一批在台灣以外打拼的群體,離開出走是為了生存求發展,有不得已的苦衷及辛酸,如果他們在台灣能夠生存,有錢可賺有利可圖,誰願意離鄉背景出外打拼,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切重新適應,從頭開始?
當馬政府及台灣多數民眾都希望各路台商?魚返台,一來帶動台灣經濟發展,一來創造就業機會,一來將新觀念引進,使台灣能夠朝向自由化及國際化的方向發展。然而,大陸台商是一群值得疼惜的群體,背負著原罪的包袱,面對台灣相當一群人及部分媒體環境的不友善,返台說成是中資介入,卻又拿不出具體的証據﹔不返台被罵是背祖忘宗、債留台灣。大陸台商回來也不是,不回來也不是,在這樣兩難的情況下,處境危殆的台商究竟應該何去何從?他們還回得來嗎?台灣還是他們熟悉及友善的地方嗎?容得下他們發展的空間嗎?面對各方的質疑,台商們又如何能自處?他們滿腹委屈,有說不完的故事,其實他們是兩岸關系發展下的犧牲者,對於台商,充滿著說不出的歉意,但又無可奈何。
針對近來“中研院”院士余英時警告“中共藉由台商購買媒體,已經到了明目張膽地步”﹔一群人質疑旺中集團等收購壹傳媒一事,害怕壹傳媒將由綠轉紅,許多學者及學生更擔心馬政府放任財團壟斷媒體,質疑及批評之聲不絕於耳。
而在市場經濟及自由發展的情況下,在台灣社會公開透明及公眾監督及充分討論的環境下,這些收購壹傳媒的企業難道膽敢恣意妄為嗎?閱讀者及閱聽者更是可以自由選擇媒體,在這樣的氛圍下,許多擔憂及顧慮,事實上都是沒有必要,而嚴厲的指控更是必須要拿出証據。
其實,對於相關團體及人士所提出的質疑,背后滿是充滿著恐懼與敵意,隻要從大陸返台者,就要背負著中資介入的罪名﹔但是偏偏大家又希望台商回台以帶來商機及創造就業機會,但在這樣下去,恐怕隻會耗損台商回台的意願,加速台灣經濟的困境。其實這些反對聲浪的背后,更害怕擔心他們的政治訴求及主張遭到淹沒,然而事實情況顯示,綠媒一方面在大陸做生意,展開復雜的商業布局及合作關系,但在台灣,一方面,從未停止批共反中的火力,這難道不足以說明,他們的擔憂其實並沒有必要,眼前這批人發展的還不錯。
大陸對於綠媒及綠營人士在大陸經商的態度,左右著綠媒的發展及主張,綠媒之所以在台灣能夠成為一股強大勢力,大陸方面某種程度將政商分離,因而形成今日台灣這樣的媒體環境,大陸與綠媒,正處於一種微妙的發展關系。台灣三重幫等綠媒可以在大陸發展,但對於願意回台的旺中集團,卻是帶著相當大的偏見及歧視,這種雙重標准是相當明顯的。
日前中國時報王美玉社長在政論節目中委屈及氣憤表示,“旺中集團董事長蔡衍明賺的錢是從五角、一元慢慢累積的,清清白白。他把這些錢拿回台灣,回饋自己的土地,這叫什麼中資?”又說,現在是壹傳媒負責人黎智英要賣媒體,不是蔡衍明去搶。蔡買媒體若不合法、涉及壟斷問題,中國時報完全尊重法律。她更強調2012“總統”大選時,中時報道立場中立,唯一主張的就是“九二共識”﹔《中國時報》近期報道奢侈稅、証所稅議題,立場中立,也大幅報道勞保基金瀕臨破產,替廣大勞工講話發聲。她反問:《中國時報》哪裡“賣台”了呢?她更質疑那些“三民自媒體”(三立、民視、自由),哪一個沒在大陸做生意?現在很多人談產金分離,《自由時報》為何一邊有銀行、另一邊也辦媒體?黎智英之前想讓頻道在中華電信MOD平台上架時,怎麼就沒人要求產金分離?多年前黎智英一度幾乎買成《中國時報》時,為何當時沒人談媒體市佔率問題?王社長的這些論點,實在值得深思。
我們是否有雙重標准?是否其中包含著對於大陸台商產生根本性的歧視?從大陸回台投資者就背負著原罪?部分人的抗議是否足以有正當性的理由?在在都值得我們探討。台灣社會對於台商是否有照顧好?受尊重?政治斗爭的戰場延燒至媒體,對照《中國時報》及“三民自”媒體,孰偏頗、孰超過,大家心中自有定見,客觀的事實掩蓋不了背后的恐懼及偏見。
壹傳媒若是經營下去,不勞跑,何來這一些爭議?目前由中國信托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台塑王家、旺中集團總裁蔡衍明、龍岩董事長李世聰與台灣產物保險董事長李泰宏五大買方支付五十%款項的付款安排上,除已付的訂金17.5億元外,爭取其余七十億元能以信托方式處理,而信托地就須協商。這其中亦不乏與綠營交好的人士。
對於壹傳媒若是隨著自由經濟及市場競爭,許多無辜的員工又將面臨失業的問題?馬政府當然不能介入,必須保持客觀身分,尊重市場機制﹔至於許多人指控中共介入,恐怕是見人見智,大陸國台辦記者會已嚴重否認,但仍無法杜絕反對人士的質疑﹔歸根究抵,其實還是政經問題,綠媒能否還繼續一手經濟賺錢,一手搞政治斗爭清算?所涉及的其實是兩岸雙方的態度問題。
馬政府的立場十分清楚,公平會、“經濟部”投審會與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等相關部會,都將依現行法令審查,不偏袒任何一方,一切依法行事。並且公平交易委員會也已經通知五位買方及其企業,注意公平法對事業結合的規定,達申報門檻者,必須依法提出申報。公平會更將針對媒體並購召開公聽會,討論媒體市場、市佔率計算指標,以及並購行為對市場的影響。
至於對於旗下員工利益,壹傳媒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張嘉聲也強調,公司已經與買方團隊達成三點協議:(1)平面媒體的工作條件將維持現狀,並尊重壹電視既定的營運策略﹔(2)公司將在移交時支付員工2005年7月以前的舊制退休金﹔(3)公司將對交易后任職滿1年的員工給予1個月的留任獎金。這三點協議亦可確保員工相關權益使員工免於恐懼及匱乏。
總之,壹傳媒出售風波,其實只是突顯台灣內部有許多人對於大陸台商的歧視及偏見,對於大陸當局以商逼政的恐懼及擔憂。但是我們必須回到根本性問題上討論,我們到底歡不歡迎大陸台商返台投資?我們到底要不要賺陸資?我們要不要政經分離?台灣部分人士能否繼續玩兩面手法,並且一再得逞?這些也都會影響兩岸媒體交流及經貿發展。
大環境對台灣相當不利,台灣人民的憂心是可以理解的,但除了恐懼及逃避外,我們能否想出更積極性的作法,以更開放及更正面的態度來面對,對台灣自己本身制度更有信心,台商願意回台,無論是哪裡的台商,我們應該以正面的態度來看待,更不應該給予他們沉重且莫虛有的指控及包袱,如何創造一個健全及友善的投資環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恐怕還是在於解開內心中的枷鎖及束縛,放寬心,相信民眾的智慧,不要將各路台商拒絕於台灣大門之外,如此對台灣方是較有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