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引導、激勵和促進國有企業更好地走集約效益型、自主創新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經濟安全型、人際和諧型的發展道路,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協調和統一,使國有企業的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示范、表率和引導作用,是值得研究的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 |
十八大確立生態文明建設在五位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戰略地位,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美好願景。如何引導、激勵和促進國有企業更好地走集約效益型、自主創新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經濟安全型、人際和諧型的發展道路,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協調和統一,使國有企業的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示范、表率和引導作用,是值得研究的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
國有企業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定位
一般性與特殊性相統一。與非國有企業相比,國有企業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的雙重特性。一般性主要表現為它作為市場主體的營利性,其特殊性則源於具有中國特色社會經濟制度賦予它的社會性。在現階段,國有企業既要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增強社會責任意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考量,更要把發展循環經濟、綠色低碳經濟作為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自覺意識和市場意識,做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表率,做以人為本、構建人與自然和諧企業的表率。
時代性與戰略性的統一。企業必須充分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時代特質。企業建設生態文明,不僅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而且關系到生態文明與綠色科技、綠色管理、綠色法律和綠色倫理能否變成現實,關系到企業如何由單純的“經濟人”角色向“生態人”角色轉變,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或者說綠色企業轉變。
法治性與倫理性的統一。我國制定了大量的有關保護生態平衡、防治污染、清潔生產、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等保護環境的法律、法規,這些綠色法律制度的實施必然促使企業生態建設轉向法治化。倫理道德是法律底線的更高表現形式。現代企業生態倫理要求企業對投資者、員工、消費者、社會、生態環境的全面負責和責任意識。
創新性與系統性相統一。建設生態文明企業要求創造新的融綠色管理與科技創新為一體的企業發展支撐體系,即一方面積極強化綠色人文教育管理,培育與企業相關的決策者、管理者、執行者的綠色或生態人文價值觀,還要積極研發並充分應用基於生態文明的科學技術﹔另一方面,有些資源能源的反復循環利用過程不是單個企業甚至單個產業能夠完成的,它需要建立一條完整的生態工業鏈。這就要求某些企業聯合起來,各企業應根據自身的資本、人才、科技、產品等特點構建自己的技術創新平台,並與其他企業合作建立技術創新協作組織,共同面向新興經濟進行技術創新活動。
國有企業建設生態文明的路徑選擇
建設全方位系統性的企業建設生態文明綜合管理機制。在生產流程上,建立綠色設計、綠色採購、綠色技術、綠色生產、綠色產品、綠色物流、綠色回收的閉合性循環經濟新模式﹔在企業文化上,強化綠色財富觀、綠色幸福觀、綠色管理觀、生態人格的培育,從而提升企業全體員工的環保意識,為構建環境友好型企業提供良好的生態文化氛圍和環境倫理基礎﹔在運行機制上,建立企業環境員工管理制度、企業環境會計制度、企業環境績效評價制度、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機制。
建設主動型開放型的企業建設生態文明外部形象識別系統。一是指企業環境理念識別,以體現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形成的企業共同認可、遵守的環境價值准則和生態文化觀念以及由其決定的企業經營方向、經營思想和經營戰略目標﹔二是指企業行為識別,以展現企業環境和生態理念指導下的企業員工對內和對外的各種環境友好行為以及企業的綠色生產經營行為﹔三是指企業視覺識別,即企業通過綠色形象廣告、標識、商標、品牌、包裝等媒介及方式向大眾表現、傳達的企業綠色理念。
基於傳統發展模式的綠色變革,即產業生態化。主要包括:傳統的末端污染控制技術,如廢水、廢氣、廢物的淨化處理技術等﹔環境友好技術,指在生產、流通和消費的各個環節中,可以提高資源能源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的技術,包括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和再生技術等﹔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加快形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產方式的產業化狀態。
基於生態保護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即生態產業化。主要包括:天然氣水合物、化學能等非常規油氣開發利用的瓶頸技術﹔能夠促進生態環境改善、維護生態平衡、提高生態服務功能的技術,包括生態修復、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景觀建設等技術﹔新的產業革命所需要的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等高新技術研發與轉化應用﹔低碳、生態和綠色產業的規模化應用狀態。
(作者系濟南市國資委黨組書記、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