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媒體集萃

李長安:中國專利世界第一?虛胖

2012年12月13日08:59    來源:環球時報    李長安    字號:
摘要: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發布的報告披露,2011年中國專利部門受理的專利申請量已超過了日本和美國,一躍而成為世界第一大專利申請國。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發布的報告披露,2011年中國專利部門受理的專利申請量已超過了日本和美國,一躍而成為世界第一大專利申請國。

  專利申請量的快速增長,是中國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科技扶持力度持續加大的表現和結果。但在中國專利申請數量迅速膨脹的背后,仍存在著諸多隱憂和問題。

  一是專利質量不高。專利申請數量猛增的背后,是中國專利整體質量較低、“虛胖”嚴重的現實。在專利類別上,含金量較高的發明專利數量隻佔1/3左右,遠遠低於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的專利。在有效期限方面,法律規定有效期長達10年的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在中國的平均有效期隻有3到4年。原本長達20年有效期的發明專利,在中國也隻有6年左右的壽命。

  二是專利轉化率低。專利隻有轉化成生產力才有意義,否則就會變成“紙上談兵”的垃圾專利。然而,有關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專利技術轉讓實施率(即全國專利技術轉讓合同數量與全國專利授權數量之比)竟然隻有0.29%,這與發達國家5%左右的實施率存在巨大差距。大量專利不能順利進入市場應用,其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因為缺乏實用性,有的是因為效益無法預測導致企業不願購買。但最重要的則是在專利與市場之間缺乏有效的中介組織和孵化機制,使許多專利一出生就被束之高閣。

  三是專利保護體制不全。在我國,雖然已初步形成了以《專利法》和《知識產權保護法》為核心的專利保護法律體系,但各種侵權行為仍大量存在,嚴重損害了發明人的權益。不僅如此,我國企業在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過程中專利保護意識薄弱,被惡意侵權的事件頻頻發生。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平均每1.3億美元出口中僅有1件國際專利申請,而中國當年的國際專利申請量也僅為美國的27.5%,與美日等發達國家差距明顯。

  由此可見,中國雖然已成為專利大國,但離專利強國仍差距甚大。中國的專利技術要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就要做到:首先,大力鼓勵專利中介組織和孵化機構的發展,規范收費標准和服務流程,健全公共專利信息基礎設施,在專利和市場架起一座信息暢通的橋梁。其次,加快完善專利保護法律法規體系,對各種侵權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激發全民發明創造的積極性。最后,要建立開放競爭的市場體制,讓市場機制在專利技術的優勝劣汰中發揮主導作用,使企業在提高專利質量方面嘗到更多甜頭,激發全社會創新的熱情。(作者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系主任)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