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媒體集萃

蔡輝:三聚氰胺無毒?別借科學名義聳人聽聞

2012年12月13日13:43    來源:北京晨報    蔡輝    字號:
摘要:北大教授李可基在茅台集團召開的媒體見面會上,斥塑化劑標准不科學,並稱三聚氰胺基本無毒,成人喝下去不會損害身體。

  一個社會尊重專家學者,因為他們更謹慎,不輕易做出判斷,他們絕不會像莽漢那樣,用口號式的語言去煽動和抒情。

  昨日,北大教授李可基在茅台集團召開的媒體見面會上,斥塑化劑標准不科學,並稱三聚氰胺基本無毒,成人喝下去不會損害身體。他表示,人類幾百萬年都沒有滅絕,說明人類排毒、解毒能力非常強大。

  李教授的這番言論,實在聳人聽聞,既然人體能力這麼強,生了病何必再吃藥、住院呢?學問精純至此,能與邪說不謀而合,堪稱奇談怪論。

  首先,人類得以延續,與是否百毒不侵無直接關聯,史上滅絕的物種,也絕非排毒能力低下。第二,人類確實有適應環境的能力,但這是個漸進的過程,現代社會讓環境改變大大提速,這是否已超越了人體的自我調整能力,不能看表面數據,還需深入研究。第三,三聚氰胺的毒性已經試驗証明,怎能說無害?

  科學研究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需大量的調查與研究,從懷疑到証實或澄清,不可避免會有延時性,可生產卻在高速推進,如不及時干預,很可能釀成巨大的災難,歷史上,偉大的希臘文明就曾毀於含鉛的供水道。在現代社會,對有疑點的化學品保持警惕,這是人類經“DDT”、含鉛汽油等慘痛教訓換來的寶貴經驗。

  這樣的常識,李教授不會不知道。在科學領域,不存在什麼“相信自己”、“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一個社會尊重專家學者,因為他們更謹慎,不輕易做出判斷,他們絕不會像莽漢那樣,用口號式的語言去煽動和抒情。

  然而,李教授的發言,充斥著絕對判斷,始終沒有數據支撐,句句擲地有聲,科學、健康之類大詞不斷,這,是學者應有的表達方式嗎?

  不久前,意大利法庭將幾名地震專家送進監獄,他們感到很委屈:預測地震,全世界都做不到,我們怎麼負責?但法庭的回答引人深思,既然預測不到,你可以據實回答,至少不亂下判斷,當你說出“絕不會發生地震”時,這已經是在判斷,那麼,你就必須承擔相應后果。

  科學與非科學的界限就在這裡,跨了過去,李教授事實上已放棄了學者的身份,盤踞在他腦海的,已不再是嚴謹與邏輯,而是利益和升遷的機會,對於這樣不肯承擔社會責任的所謂學者,難怪百姓們要稱之為“磚家”。

    (原題:不要借科學名義聳人聽聞)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