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的兩場電視問政,火藥味都不如往年,有人說問政“多了建設性”。 |
武漢的官員們從17日開始接受電視問政的“年終考”。
今年的兩場電視問政,火藥味都不如往年,有人說問政“多了建設性”。
我不認為火藥味濃就一定好,精心的節目化運作一樣可以制造火藥味,但議題設置就容易服務於節目需要,收視率上去了,核心問題不一定暴露出來。“建設性”是不是就一定好?也未必。問政不是政策咨詢或者獻計獻策活動,它是決策得失的盤點和拷問,各種細枝末節馬上放大,官員稍有怠惰,可能就要如坐針氈。
電視問政的形式剛推出時,社會反響強烈,火藥味是一大看點。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卻不是火藥味,而是官員被緊緊逼問,答不上來可能意味著工作有差漏,對著攝像機要馬上給出承諾,解決問題需要多少時間,還可以“討價還價”。不討論這些官員是否慵懶散,至少,從電視問政中可以逼出他們的行事潛力。這已不簡單是監督,可以說市民第一次推動了某些部門的決策議程,這種參與所形成的切實推動力不可小視。
現在問政的火藥味沒以前濃,也許是“多了建設性”,也許還不是。前些年,官員“上鏡”接受盤問還不習慣,問不出話來了就隻能看著天花板,解決一個問題,從承諾幾個月的時間直到縮減成一天兩天,這就是情急之下逼出來的效果。隨著“上鏡”次數多了些,掌握媒體語言熟練了,可能都會對答如流。對答如流意味著工作做得到位,但也不能排除有更高明推諉的可能。譬如,以前還沒來得及應答就窘迫了,隻能硬著頭皮表態啃硬骨頭﹔一旦媒體面前應付自如了,首先就會描述一下硬骨頭是什麼模樣,難處先講明白,大家也情願表示諒解,願意多給點時間。
電視問政的效果就在於畫面感、情境感,官員、市民的互動在一定的場合下全方位展開,有語言的互動,更有情緒的互動。這種互動是有感染力的,相互之間不是從紙面上推斷、猜想對方的利益和難處,同情著理解著,或者憤怒著叫板著,一方面官員在試探著市民承受問題、等待時間的底線,另一方面市民也在敦促與激發著官員、政府部門做事的潛力。
現代政府建構於科層體制,決策、執行有一套固定流程,程序化保証了一定的效率,卻也可能導致死板、僵硬,人們急切關心的問題需要層層反映,要耐心等待回復與解決的時間。這種運行模式帶來了官僚習氣,某種程度上,現代政府都難以擺脫這種習氣。新的推動力在哪裡呢?就在外界,在公眾身上。政治服務於公眾利益,公眾是直接利益相關者,有些問題官員不急百姓急,解決的辦法就是百姓推著官員走,單純指望政府按部就班地走,可能無法避免惰性的產生。
電視問政的最大意義,就在於逼問出了政治潛力。潛力來自壓力,我們講壓力,曾經總想著是上級部門,其實壓力同樣可以來自民眾,就看民眾有沒有施壓的渠道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