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近日宣布,安倍內閣在繼承1995年“村山談話”的同時,將發表面向21世紀的“安倍談話”。這一宣布,引起國際社會特別是東亞各國廣泛關注。應該說“村山談話”是戰后日本歷屆政府就該段歷史所發表的最具正面意義的講話,但與當年被侵略國家以及日本秉持和平主義之民眾的要求仍然存在距離。 |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近日宣布,安倍內閣在繼承1995年“村山談話”的同時,將發表面向21世紀的“安倍談話”。這一宣布,引起國際社會特別是東亞各國廣泛關注。
為什麼?因為當年日本軍國主義政府發動的侵略戰爭,給世界特別是東亞各國造成了巨大災難,能否正確對待這段歷史,關系到戰爭遺留問題能否得到妥善處理,關系到日本政府是選擇戰爭還是和平道路,關系到東亞乃至世界和平能否維持。
“村山談話”試圖回答的正是上述問題。談話就該段歷史的性質和責任指出:“我國在不久的過去一段時期,國策有錯誤,走了戰爭的道路,使國民陷入存亡的危機,殖民統治和侵略給許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害和痛苦”﹔並“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對戰后問題“繼續要誠懇地處理”﹔談話並強調“我們應該銘記在心的是回顧過去,從中學習歷史教訓,展望未來,不要走錯人類社會向和平繁榮的道路”。
應該說“村山談話”是戰后日本歷屆政府就該段歷史所發表的最具正面意義的講話,但與當年被侵略國家以及日本秉持和平主義之民眾的要求仍然存在距離。村山就回憶道,他准備這一談話時遇到很大阻礙,例如在“侵略行為”、“侵略性行為”,還是“侵略戰爭”的措辭上就有過多次爭論,因為用“侵略戰爭”所遇抵觸太大,最后隻好折衷用了“侵略”。
但就是這樣一個講話,也為日本右翼所不容,被攻擊為“自虐史觀”。安倍曾就慰安婦問題稱“不存在狹義上的強制性”﹔當選本屆首相前曾表示“為先前擔任首相時沒能參拜靖國神社,感到極度痛心和遺憾”﹔並於去年10月17日參拜了靖國神社。自民黨原副總裁山崎拓評價安倍說,他“屬於戰后世代,在其主張的政策中,總是在強調‘力學’,主張強勢”。這樣一位右翼鷹派首相,要就“村山談話”發表新的談話,理所當然會引起人們的警惕。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聲稱安倍發表的新談話是“將思考符合21世紀的、新的面向未來的談話”。此話作為抽象原則,各方都不會否認,問題在於真實內涵,其中有三大問題是安倍必須認真思考並作出回答的。
其一,如何將對現實和未來的思考,與對歷史的正確認識和總結聯系起來。現實及未來是歷史的繼續,要把握好現實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沒有對歷史的正確認識和總結是不可能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是做人立國的普世原則。如果一方面罔顧強征“慰安婦”,罔顧屠城的侵略暴行,一方面又表示要引領日本走上“符合21世紀”的道路,有人會信嗎?
其二,如何正確認識和把握21世紀的時代潮流。21世紀是伴隨人類的巨大進步降臨的,人類的共同利益有了前所未有的擴大,和平、發展、合作,成為國際社會的主要要求。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力主修改日本的和平憲法,符合時代潮流嗎?
其三,如何處理中日關系。21世紀因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地區乃至世界的舊有平衡,正在發生新的變動。在這樣的情況下,中日間更應注意,“在相互關系中,用和平手段解決一切爭端,而不訴諸武力和武力威脅”。如果非但在領土問題上拒不承認爭端,還“大膽開展戰略外交”,力圖形成對中國的戰略優勢,對改善中日關系會有益嗎?
安倍首相須三思而后言。(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