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鐘聲:凝聚力也是行動力

2013年01月07日08: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有話說        字號:
摘要:英國《經濟學家》雜志如是總結華盛頓“政治癱瘓”和“歐元區癱瘓”相似之處:第一,無法超越修修補補進而達成“治本”協議﹔第二,國家和政黨受制於利益集團﹔第三,政治家對選民不夠坦誠。一旦為了執政而執政,民主制度不管形式上多完備,到頭來也隻能是一個空殼。

  一旦為了執政而執政,民主制度不管形式上多完備,到頭來也隻能是一個空殼

  歐美國家帶著焦慮和打開新局面的期盼步入2013年。焦慮源自進入第六個年頭的國際金融危機,但也有這場危機暴露的深層次問題。

  英國《經濟學家》雜志如是總結華盛頓“政治癱瘓”和“歐元區癱瘓”相似之處:第一,無法超越修修補補進而達成“治本”協議﹔第二,國家和政黨受制於利益集團﹔第三,政治家對選民不夠坦誠。

  美國《外交》雜志指出,在選舉政治下,選出出類拔萃的領導人困難重重。即使偶爾有少數出色的領導人上台,還是免不了要面對被政治、法律桎梏牢牢捆住手腳的局面,實際上是寸步難行。

  這種憂患和反思難能可貴,不僅有思想的張力,也是西方政體自我修復能力的必要元素。

  美歐思想界談及對方體制問題時,不時會流露出一絲酸澀。《經濟學家》封面上赫然寫著:“美國正在變成歐洲”。不管哪一方是情感傷害的始作俑者,苛責和揶揄都不足取。同處困境,更應相憐相惜,砥礪共進。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需要在每一個細微處加以培育。

  歐美國家對自身體制問題的反思,越來越多地延伸到“中國道路”——

  “中國的崛起與西方民主國家的衰落,向全世界提供了鮮明的對照。”

  “當西方最具代表的民主政體癱瘓時,中國已經做好決定,昂首前進。”

  中國人對發展進程中世所罕見的挑戰有清醒認識。隻要不是捧殺,外部世界的肯定乃至羨慕都值得我們關注思考。畢竟鴉片戰爭后的百年屈辱歷史並不遙遠,徹底擺脫“被殖民心態”、完成民族自信心的重建,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依賴發展成就支撐,也需要在比較中不斷強化。

  西方的體制問題有歷史積澱、現實誘因,也有經濟全球化這一大的時代背景,總而言之不是中國造成的。在這一問題上,中西方思想界擁有共識。中國崛起同西方遭遇困境不期而遇,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課題。純屬人類文明演進的偶然,還是蘊含了某種歷史的啟迪?或許,時隔多年后人們才有能力給出可信的答案。

  “中國模式的政治制度不可能取代西式選舉民主,因為中國從不將自己的政治模式包裝成普世通用的典范,也不會對外輸出。”美國《外交》雜志這一看法十分中肯。無論中西方在歷史文化傳統和制度體系方面有多大差異,但維持國家正常運轉、推動發展進程的良政有共通之處。心平氣和地探討一下這些共通之處,應該是有益的。

  一個政黨上台執政,就要切實肩負起管理國家的職責,包括推動“不受歡迎”的變革。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要件。而這種動員能力隻能在推動社會形成共識的過程中獲得。盡管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很難擺平,但保持國家發展的強勁勢頭和可持續性是民眾最大的共同利益,也是根本利益。超越黨派和集團利益決策,把道理掰開揉碎講清楚,總會得到大多數民眾的理解和支持,凝聚起變革的力量,獲得足夠的行動力。

  一旦為了執政而執政,民主制度不管形式上多完備,到頭來也隻能是一個空殼。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