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華商報:為何九成網民不信任官員財產公示

2013年01月09日09:48    來源:華商報        字號:
摘要:這隻需要小小的常識和稍稍的“明眼”就能看穿的問題,卻被紀檢和監督部門看不穿,還得勞煩網民們憑著香煙手表和皮帶,去推測他們的清廉程度。這樣的監督力度,又如何讓民眾充分信任?

官員財產公示被視為“反腐利器”,廣東、江蘇等地的試點工作引起極大關注。但一項有5604人參與的中青在線調查顯示,90.81%網民對官員財產公示持不信任態度,理由是“灰色收入和轉移性財產誰會公示”。一些官員灰色收入不可監控已成為百姓對官員財產公示制度的主要擔憂。一些官員灰色收入會把還在局部試點的財產公示制度逼進死胡同嗎?

反腐成為十八大之后媒體和公眾熱烈關注的話題。部分樂觀者甚至想象出早些年新聞中看到的某些國家在實行官員財產公示制度之后,樓房、汽車、股票、古董和孔雀大象等野生動物無人認領的喜劇場面在我們身邊發生。這些樂觀的場面,與某些專家急火攻心似的大談“公示財產侵犯官員隱私”和“為犯罪分子偷搶提供信息”等反對觀點在網上交相輝映,形成一道熱鬧的風景。

但中國青年報披露的這個調查結果,卻給這熱鬧場面大大地降了一下溫。從數萬條新聞跟評中我們可以看出,持不信任態度最多的,是公眾對制度的真實硬度沒有底,這並不是說民眾對國家的制度已完全失去了信心,而是他們對某些官員們鑽政策漏洞的“變通”能力和當下政策中具有的太多的可鑽漏洞充滿了疑慮。這不怪老百姓變成“老不信”,此前有多少聽起來鐵骨錚錚,執行起來卻不斷變形走樣的政策和法規,讓大家信心受挫,這不是喊幾句口號就能修復的,而是需要真正夠硬夠密的措施和執行力才能一點點挽回的。在網上有一句受“頂”程度很高的話:“隻有哪一天嚴格到價值500元的東西就必須申報,少報1萬就是故意隱瞞,必須開除,我才信!”這句極有代表性的話,相信是很多“不信者”的心聲。

除了對執行嚴格度不夠的擔心之外,還有一大批人,對執行的技術難度,表示懷疑,而這種懷疑的焦點,就在灰色收入這一敏感地帶。明眼人都知道,某些官員,如果要想過上現在他正在過的生活,就是預支十輩子的工資也未必能實現。但問題恰就在,這隻需要小小的常識和稍稍的“明眼”就能看穿的問題,卻被紀檢和監督部門看不穿,還得勞煩網民們憑著香煙手表和皮帶,去推測他們的清廉程度。這樣的監督力度,又如何讓民眾充分信任?

民眾不信任的第三個原因,就是此前某些地方試點中的種種怪象——目前的官員財產公示試點,多是“官員在紙上填完了,組織部門密封起來,就鎖到櫃子裡去了”。在不少專家眼中,“受理申報后不向社會公開”,是導致官員財產申報制度始終未能發揮較大作用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不公開、不接受監督,甚至根本無法核實其所報數字的真實性,還叫什麼公示嘛?這種形式大於內容的東西,是不可能引起公眾的認可甚至叫好的。而人們擔心的是,這種流於形式的過場,被當成並取代了民眾真心期待的官員財產公示。幾年前,一項針對官員的調查顯示,九成官員不看好甚至不贊成實行財產公示制度。這個九成不贊成與民眾的九成不信任,恰好說明了當下廉政建設的難度。但不管有多難,這都是需要正視並跨越的一道坎。反腐的效果,民眾的信心,都需要通過一系列對懷疑的打破而得以重塑造。九成網民不信任,與其說是結論,還不如說是期待。他們在期待一個能擊碎他們的“不信任”的答案,相信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樂見自己的這個判斷,被不容辯駁的事實証明是錯的。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