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撇開“我家有人”雷人話語不談,報道稱差生當選班干部,就涉及評價標准問題,何謂差生,差在哪方面,如果這位學生只是成績差,而當選的是勞動委員、體育委員、文娛委員之類的干部,隻要競選手段正當,又有何不可? |
據了解,近年來北京的小學普遍推行班干部競選。於是,就出現競選對象給同學送禮的怪事,在石景山區一所小學,有一名平時表現較差的學生出人意料地在一次班級選拔中獲選,當同學質疑其沒有當選資格的時候,這名小學5年級的學生說了一句話,“因為我們家有人”。老師聽聞此說,感到非常羞愧!(1月8日《北京晨報》)
兒童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們的言行也會染上成年的影子。送禮、拉票、賄選……成人慣用的伎倆也會傳染給孩子。一個5年級的孩子,可能對成人世界的那一套司空見慣,也可以把成人世界那一套運用得游刃有余,如果再有大人插手其間,推波助瀾,就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差生憑借“家裡有人”競選成功,一點也不意外。
其實,這個孩子還算有點口德,畢竟隻說了“我家有人”,若再驕橫一點,可能會說出“我家有錢”這類渾話,那更讓同學難堪。與“我家有人”相類似的,曾經的“我爸是李剛”就倍受討伐,而對一個5年級孩子,教育者難道隻將其當成孩子的口無遮攔和童言無忌?如若這樣縱容,今天的“我家有人”,明天也可能成長為“我爸是李剛”。
深究起來,憑借“我家有人”當選班干部,問題出在孩子身上,根子卻出在成人身上,家長、老師都是這一事件的責任人。對孩子教育不夠、沒有形成正向影響力、為孩子“賄選”大開綠燈,導致孩子的觀念出了問題,以為有錢能使鬼推磨、有人就能辦成事,對於用不正當手段謀得的班干,不以為恥,反加炫耀,的確讓教育者感到難堪。
在這一戰役的交鋒中,教育打了敗仗。對此,教育者僅有羞愧和傷心遠遠不夠。解決“我家有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公開透明,避免老師暗箱操作,取消推選成功后不平等的附加利益,不妨通過競選演說、績效比拼等方式,讓學生公開投票,自行PK,而要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觀念和認知偏差,則需要加強教育,改革對學生的考核評價機制,此外,家長與老師必須重視身正示范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撇開“我家有人”雷人話語不談,報道稱差生當選班干部,就涉及評價標准問題,何謂差生,差在哪方面,如果這位學生只是成績差,而當選的是勞動委員、體育委員、文娛委員之類的干部,隻要競選手段正當,又有何不可?而盲目給學生貼上“差生”標簽,把成績當作班干競選的唯一標准,對推優成功者享受的超級待遇,才值得教育者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