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趙本山再度退出春晚,就他個人而言,是一次理性的選擇、理智的抉擇,而對觀眾來說,也應當理性地接受、理智的對待,切不可將春晚與趙本山綁得太緊,把春晚的好壞與趙本山是否參加緊緊聯系在一起。 |
1月18日,2013央視蛇年春晚的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趙本山始終覺得作品未能達到自己的心理預期,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放棄上央視蛇年春晚。這是他繼龍年春晚后第二次放棄登央視春晚。
對喜歡趙本山的觀眾來說,無疑會十分失望,甚至會、因此而對蛇年的春節晚會失去信心、失去期待。
但是,對趙本山來說,卻是最理性、最理智的一種選擇。因為,一名不需要再用春晚來揚名立貼的老演員,要想一直保持在觀眾中的良好形象、崇高地位,惟一的辦法,就是寧缺勿濫,不斷地向觀眾奉獻優秀作品、優質節目,而不是濫竽充數,隨便應付一下。
既然作品沒有達到自己的心理預期,沒有讓觀眾滿意的信心,又何必勉強為之。否則,既苦了自己,還對不起觀眾,甚至會對今后的創作信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這樣的事,對趙本山這樣的明星大腕來說,完全沒有冒險的價值。
也許,就目前的小品現狀來看,就算趙本山的作品達不到自己的心理預期,也可能不一定遜色於他人的作品。但是,趙本山不是“他人”,觀眾對他的心理預期,可能比他自己對作品的心理預期還要高。一旦達不到觀眾的心理預期,趙本山就極有可能從“神壇”上重重地摔下來,使其在觀眾的聲望與地位大大下降。
至於一部分觀眾會因此而對春晚失去信心,那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趙本山不是神,他表演的作品再好,也有退出春晚舞台的一天。龍年的春晚,並沒有因為趙本山的退出而地位大降、收看的人數大減。相反,許多觀眾對春晚產生了新的期待。
倒是其他演藝人員,應當從趙本山退出春晚的反應中,尋找更多的正能量、新能量、有震撼力與影響力的能量。畢竟,春晚對中國老百姓來說,仍是除夕的一道大餐,一道一下子難以放手的大餐。
而事實上,隨著趙本山把更多的時間與精力用到個人的產業發展和社會交往當中,他對小品的探索與鑽研、研究與思考,已經很少很少。就算他沒有到了江郎才盡的地步,也不大可能有多少新的提升。而他一心隻想把身邊的人捧紅做紫的小農意識、暴發戶思維,也決定了他的創作已經進入瓶頸、步入怪圈,不可能再給春晚增加多少新意。
所以,對趙本山再度退出春晚,就他個人而言,是一次理性的選擇、理智的抉擇,而對觀眾來說,也應當理性地接受、理智的對待,切不可將春晚與趙本山綁得太緊,把春晚的好壞與趙本山是否參加緊緊聯系在一起。
趙本山就是趙本山,春晚就是春晚。趙本山可以為春晚帶來很多的笑聲、歡呼聲,但春晚不能因為沒有趙本山而失去笑聲、歡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