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環球時報:強化兩會,在政治上打通中國社會

2013年01月22日09:47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摘要:各地兩會陸續舉行,兩會逐漸再成輿論焦點,並帶動關於民主的討論。中國的兩會扮演著當下相當綜合的角色,它們既要履行憲法規定的職責,也是中國民主不斷發展的實踐過程。把兩會越開越好,應當說是中國社會各種願望和追求的最大公約數。

  各地兩會陸續舉行,兩會逐漸再成輿論焦點,並帶動關於民主的討論。中國的兩會扮演著當下相當綜合的角色,它們既要履行憲法規定的職責,也是中國民主不斷發展的實踐過程。把兩會越開越好,應當說是中國社會各種願望和追求的最大公約數。

  中國兩會的設計體現了民主精神,還適應了中國復雜大社會統一戰線的需求。毋庸諱言,兩會的“設計功能”並未完全落實到位,歷史地看,這也不能說不正常。中國從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以及缺乏民主傳統資源的國家向現代國家過渡,不是有個骨頭架子就能立刻長豐滿的,中國的政治成長的確需要一個過程。

  近年來關於強化兩會作用的呼聲不斷在輿論中響起,這實際契合了中國發展政治民主的現實需求。甚至可以說,這是大勢所趨。

  推動開好兩會的力量來自全社會。中國既要發展民主,又要堅持黨的領導,兩會能擔當把這兩個關鍵要素充分結合的歷史重任。強化兩會的作用不會造成中國政治傳統的斷裂,而是中國國家政治現代化最穩妥的道路。它也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實踐內容。

  近年中國社會出現官方以外、自下而上的民主推進力,它的主要表現場所是互聯網。兩會的越來越開放,展示了與這股民間推力的對接能力。它的意義決非技術性的,而是政治上實質性的。

  中國的全國人大不僅是最高權力機關,而且它同省、市、縣各級人大的溝通性極強,代表總人數多,又與各級政協呼應,形成龐大的民意搜集和互動系統。從理論上說,這個網絡的民意代表性在設計上是非常周密的,在互聯網時代,它尤顯珍貴和重要。

  今天和今后的中國,各種意見、包括極端意見都有足夠多的表達渠道,互聯網等不夠權威的平台常常搞亂這些意見與民意的關系,使得一些少數人的聲音聽上去像是社會主流意見。讓兩會代表和委員表達意見更開放,可以使中國社會的意見表達系統形成強有力的校正,那些過渡性的意見表達管道會在競爭壓力下自我調整。

  擴大和強化兩會的作用是非常復雜並需要認真把握的,應當說,它就是骨干性政治體制改革。做這樣的事首先需要政治決心,並且需要操作過程的十分清醒,還要有社會大的共識和團結做配合。

  前蘇聯在戈爾巴喬夫時代曾推出以“一切權力歸蘇維埃”為目標的改革,但沒有控制好,它削弱了蘇共對國家的領導,並先是導致蘇共的分裂,最終導致國家分裂。

  中國經歷了世界動蕩的洗禮,也積累了本國的大量經驗和教訓,而現在我們處於內外環境都快速變動的時期。我們需要堅決前行,穩健改革。而兩會是中國最能對准未來,對我們來說也最有把握的政治地帶。

  兩會的實踐不應是對時局的被動應對,而應是中國改革開放行進中的主動拓展。中國的成功決不能局限於經濟,而必須擴大到政治領域。一些不適應性要逐漸轉變成適應性,國家的內核要越來越鞏固,外延要越來越豐富和包容。隻有中國最終成為政治奇跡的時候,經濟奇跡等各種奇跡才能留住,化成中華民族的持久財富。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