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鄧海建:拯救“非遺”不能完全指望“市場化”

2013年02月01日09:07    來源:湖南紅網    鄧海建    字號:
摘要:客觀地說,非遺項目的保護和傳承,不是要排斥市場化,而是不能完全寄望於市場化。

“面對生存壓力,年輕人對傳統藝術的繼承,已漸無老人們那種熱情和喜愛,如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斷代’相當明顯。”在貴州省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兩名政協委員分別就“保護和發展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與傳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提案,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建設,提到了一個緊要的關口。(1月31日《貴陽晚報》)

非遺是人類文化與文明發展史上的絕唱。那些浸透著歷史氣息與人文色澤的非遺項目,既是時間性質的,也是空間性質的。保護非遺,實際上就是保護我們的“文化族譜”。然而這些年,中國非遺項目保護捉襟見肘,不僅貴州如此,廣東也不例外。譬如在項目傳承上,傳承人高齡化,是最普遍遭遇的問題,根據統計,除了惠州以外,廣州、佛山市、東莞、珠海等其他6個城市的非遺傳承人中,超過60%年齡已經在60歲以上。后繼乏人,根在繼承乏“利”。

眼下說得最多的,是指望用市場化來拯救中國的“非遺夢”。比如在2012年的深圳文博會上——老藝人用京味十足的叫賣聲宣傳著拉洋片,山西“壺口嗩吶”表演者一曲演奏引得圍觀群眾喝彩,深圳百年小吃店的婆婆們敲打著模具為炒米餅定型……一切看起來都那麼和諧,非遺的產業化似乎是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但問題是,產業化真的能讓非遺從窘境中掙脫出來嗎?一者,所謂市場化,固然不是文化的絕緣體,但我們應當看到,走向市場就必須意味著要迎合、貼合消費者的需求。非遺的時空屬性,對應著具體的年代、具體的人——物是人非之后,再想從市場中分一杯羹,就算繞開“過度商業化”的敏感不說,受今日消費者歡迎的非遺項目,還是歷史上的那般模樣嗎?

二者,非遺之所以能成為值得我們懷念的文化烙印,在於其不可復制性與人文色彩。很多東西是無法流水線化的,而因為凝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非遺產品往往再便宜也讓一般消費者覺得嘆為觀止。譬如2008年,有剪紙藝人花了整整一周時間完成了一幅長1.3米、寬1米的巨幅勾繪染色窗裙“奧運大家庭”,並在當年舉辦的中國第三屆剪紙展上獲得銀獎,“這樣的作品賣1000元都不算賺錢,實際上還基本沒人會花錢買”。皮影、刺繡等,基本也是這樣的命運。成本價的非遺產品,也絕非一般消費者能承受,市場化之路何其艱難!

客觀地說,非遺項目的保護和傳承,不是要排斥市場化,而是不能完全寄望於市場化。保護非遺項目,首先是政府責任,是裨益公共利益的必然選擇。譬如深圳是全國率先劃撥資金支持“非遺”傳承的城市,每年會有200多萬元非遺保護基金,一方面用於保護無法市場化的“非遺”,如民俗等,另一方面,對於一些可以與市場挂鉤的“非遺”,進行標准規范地生產和推廣,以便可以開發性保護。也許,明確了地方部門的主體責任之后,再去有所區別地市場化,才是真正的保護之路。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