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埃伊互訪透露出什麼信號?

2013年02月08日10:4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楊子岩    字號:
摘要: 伊朗總統內賈德當地時間2月5日中午抵達埃及開羅,並出席定於6日舉行的伊斯蘭合作組織首腦會議,成為30多年來訪問埃及的第一位伊朗總統。分析稱此舉具有重要意義。兩位中東“巨頭”是否開啟兩國“復交”,會給中東地緣政治帶來什麼變化?

  2月5日,埃及總統穆爾西(中右)在首都開羅舉行儀式,歡迎到訪的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中左)。

  伊朗總統內賈德當地時間2月5日中午抵達埃及開羅,並出席定於6日舉行的伊斯蘭合作組織首腦會議,成為30多年來訪問埃及的第一位伊朗總統。分析稱此舉具有重要意義。兩位中東“巨頭”是否開啟兩國“復交”,會給中東地緣政治帶來什麼變化?

  埃伊巨頭親近

  據埃及媒體報道,伊朗總統內賈德受到了埃及總統穆爾西的高規格接待:不僅親自到場,還率龐大隊伍迎接。

  內賈德此行,是對去年8月穆爾西德黑蘭之行的回訪,媒體普遍解讀為標志著兩國關系開始升溫。

  埃伊交惡始於1979年。當時,埃及與以色列簽署和平條約,向被伊斯蘭革命推翻的流亡伊朗國王巴列維提供政治庇護,伊朗隨后宣布與埃及斷交。在兩伊戰爭中,埃及支持伊拉克,更使伊朗耿耿於懷。上世紀90年代初,兩國互設代表處,關系有所緩和,但始終沒能走得更近。

  而國家元首不到一年內實現歷史性互訪,被外界視作伊埃兩國關系改善的明顯信號。當地網友發出感慨“內賈德都來埃及了,這世界變化太快”。

  此舉卻引起其他海灣國家的擔憂,美國和以色列也對兩個中東巨人的走近表示警覺。美國關心,是什麼讓兩個國家又走到了一起,以色列也關心,埃及加上伊朗,對於自己來說,這又意味著什麼?

  以色列《新消息報》的評論顯得酸味十足,評論說,埃及和伊朗關系升溫,埃及“使伊朗的生存環境得到某種優化”,埃及的“顏色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

  中東的分化重組?

  為什麼斷交30多年來,“老死不相往來”的兩個國家忽然又熱絡起來?

  分析說,這與中東大變局有關。埃及革命以后,中東地緣政治上的整個結構開始發生變化,一個引人注目的情況就是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及美國西方的關系拉開了距離。

  伊朗看到現實的機遇。長期以來,伊朗與阿拉伯國家若即若離,在盟友敘利亞身陷困境的情況下,伊朗需要多交朋友,以免進一步陷入外交孤立。埃及正是伊朗改善與其他阿拉伯國家關系的關鍵。這在穆巴拉克時代不能實現,在穆爾西時代有了極大可能。

  另一方面,西方的制裁給伊國內經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石油禁運更是雪上加霜。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改善與埃及的關系,為本國石油出口提供便利,也是伊朗的一個重要考量。

  為了突破西方封鎖,伊朗最新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包括公開全新的國產戰斗機、宣布將猴子送上了太空,這一次則是開打外交牌。

  從埃及方面來看,國內政治矛盾依舊尖銳,穆爾西面對國內各種政治勢力的壓力,很難走上近以親美的老路。作為阿拉伯國家的領袖,埃及一方面需要盡快明確外交政策、重塑區域主導地位,另一方面也需要通過改善與地區國家的關系,為經濟復蘇創造有利條件。

  真正“突破”不容易

  不過,有專家分析,這種好的兆頭並不意味著雙方可以立即實現外交“突破”。

  去年8月,穆爾西首訪伊朗時,在不結盟運動峰會上對伊朗諸多政策進行了批評。會后,兩國也在改善關系上做出實質動作。

  另外,教派分歧也是雙方關系進一步發展的阻礙。學者分析,伊朗和埃及的矛盾包含了什葉派和遜尼派的矛盾、阿拉伯民族和波斯民族的恩怨。從歷史上看,埃伊兩國在波斯灣島嶼爭端、兩伊戰爭、伊拉克問題等議題上的立場是對立的。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美國和以色列也不會同意伊朗和埃及“親近”。埃及方面考慮,由於自己是阿以沖突的前線國家,其地緣特點決定了它對美國和以色列持務實、溫和的態度。對穆爾西本人來講,他也希望與美國保持關系。

  海灣國家對伊朗什葉派的擴張保持警惕。穆爾西當選后,首個出訪國家就是沙特阿拉伯,表明海灣國家在埃及外交政策中佔據重要位置。他不能不考慮海灣國家的感情。

  分析人士預測,兩國未來可能會保持一種象征性友好關系,在個別議題上相互配合,卻難在核心利益上達成共識。

分享到:

(責編:馮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