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過一個階段的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雙方民眾都愈加感受到“和平紅利”后,台灣社會上的中國人認同應會繼續增加,當然也需要台當局透過文化、教育政策對過去民進黨政府的“去中國化”撥亂反正。 |
【海外網3月4日報道】台灣《中央日報》網絡報4日發表評論文章《中國人認同有助兩岸和平發展》,全文摘編如下:
“台灣競爭力論壇”日前公布的民意調查指出,六成一的台灣民眾積極地認同或消極地不排斥作為中國人,由此可見,“台灣人和中國人”不是截然對立的兩個概念,而可以相互融合,這絕對有助於鞏固兩岸和平,加速共同發展。
“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是蔣經國先生對台灣民眾的號召。當時,台灣還處在“反共”時期,所以沒有人會批評做中國人是“傾中賣台”。直到李登輝於1996年都還在就職演說中12次提到中國人,演說結語更是:“在21世紀,兩岸中國人必將完成和平統一的歷史大業”。當時,也沒有人說他“傾中賣台”。
98%的台灣民眾,分別於1949年兩岸分治前或分治后,從大陸移民台灣。現今的台語,實為福建的閩南語,也是源自大陸中原地區的河洛語。因此,兩岸人民乃同文同種。
誠如連戰先生指出:“兩岸人民同為炎黃子孫,同屬中華民族,都是受中華文化熏陶的中國人”。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都是中國人的基礎上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必有十足的把握性﹔若是在台灣人、外國人兩者對立的情況下,和平發展的可行性恐近乎零。
把大陸視為外國以及否定中國人認同,是“台獨”主張,並經常以英、美兩國是源自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兩個國家為例。然而,畢竟美國是打了獨立戰爭后才立國的,台灣豈能走向和所有大陸民眾為敵的自我毀滅道路?這是“台獨”份子所一直避不敢談的現實。
經過一個階段的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雙方民眾都愈加感受到“和平紅利”后,台灣社會上的中國人認同應會繼續增加,當然也需要台當局透過文化、教育政策對過去民進黨政府的“去中國化”撥亂反正。這與“做一個不折不扣的台灣人”毫無矛盾之處,從而不斷提升兩岸互利融合,以鞏固和平、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