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專家解讀:機構改革怎麼改

2013年03月06日08:20    來源:海外網    毛壽龍    字號:
摘要:國務院機構改革,實際上有兩條線索:一條是組織精簡的線索。機構林立,人浮於事,顯然不利於實現組織效率。另一條線索是職能轉變的線索。政府的主要職能是國防外交、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政策和公共服務。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將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初步建立職能統一的大部門體制框架。可以看到,在本次兩會,國務院機構改革又是重頭戲。

可以預見的是,這次要進行的機構改革,仍是過去歷次機構改革的延續,它的重點是機構重組。過去,尤其是在1998年之前,每一次機構改革都會大幅度減少機構的數量,其中1998年大幅度精簡了與計劃經濟有關的部門,尤其令人矚目。2003年之后,機構進入調整時期,2008年開始進入大部制改革試點時期。2013年,可以預料將會繼續整合機構,在整體上減少一部分機構的數量。

國務院機構改革,每五年進行一次,其時間上的原因是每隔五年,正好政府換屆,機構改革方案落實之后,全國人大就可以選舉政府組成人員。2003年之前,政府機構改革調整數量比較大,是因為各種改革都需要適應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需要。2003年之后,政府機構改革變動的數量較小,是因為此后市場經濟已經初見成效。由於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需要政府更多地履行政府職能,所以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不可能進行機構精簡,但是那麼多部門數量還是需要減少,從而更好地實現國務院的組織效率,就開始了大部制的嘗試。

因此,國務院機構改革,實際上有兩條線索:一條是組織精簡的線索。機構林立,人浮於事,顯然不利於實現組織效率。從世界各國來看,成熟的市場經濟發達國家,政府的內閣部數量都不多,一般在十五個左右。如果以此為參照,中國還需要大幅度精簡機構。另一條線索是職能轉變的線索。在一些市場經濟較為成熟的發達國家,一般來說政府不管微觀的事情。政府的主要職能是國防外交、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政策和公共服務。

中國要發展市場經濟,不僅政府機構要精簡,政府職能也必須轉變。1982年政府在職能沒有轉變的情況下,大幅度精簡機構,結果影響政府的工作,很快又不得不恢復很多機構。1987年、1992年的機構改革開始注重通過職能轉變來穩定政府機構精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98年的機構改革思路是,職能轉變遇到了很多阻力,於是為了推進職能轉變,尤其是經濟部門的職能轉變,開始了大幅度的機構和人員精簡。當時的說法是,拆廟趕和尚,不讓念計劃經濟的經。

2003年后,中國經濟因為加入WTO而持續迅速增長,中國市場經濟初具規模,政府職能在國防外交、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框架到了基本成型、逐步進行能力建設,進一步履行這些職能的階段。之后政府進入了逐步轉變職能、逐步調整精簡政府機構的時期。2008年如此,2013年,基本上也是如此。

因此,可以預料,2013年依然是逐步調整機構、精簡機構的時期。它肯定會精簡和調整幾個機構,理順其內部關系,並借機構改革解決部分機構轉變職能所遇到的一些問題。而大家所關注的大部制改革,也會繼續試點推進。

(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