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博採眾長

賈葭:大陸人奮不顧身贊美台灣是期待什麼

2013年03月07日08:48    來源:海外網    賈葭    字號:
摘要:台灣在大陸人的筆下,似乎是華人世界的世外桃源。甚至不客氣說,當前在大陸出現了一種“台灣想象”和“台灣期待”。

等我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韓寒老師那篇《太平洋的風》,在新浪博客上的點擊數已經超過88萬。在他發表這篇文章以后,我在台北遇到的所有學者和媒體人,都會問我對韓寒這篇文章怎麼看。因為這是最近幾天台灣的一個焦點話題。老實說,我對他的文章不能同意更多,但是同時,我又有一種深深的擔憂。

對於台北和台灣的各種贊美,並不始於2005年的兩岸恢復交流。我在上一篇《在台北看雨》的專欄裡提到,朱學勤教授1996年到台灣,在飛機上就被華航的梅花空姐驚到。后來他在《南方人物周刊》的一篇文章裡曾提及。這幾年來,大陸人到台灣后,有很多類似的文字出現。甚至我本人,在2008年第一次到台灣后,也寫過類似的文章。我曾經用兩個句子表示這種感情:異鄉的故鄉感,陌生的熟悉感。

由於台灣濃濃的“中國味道”,所以在大陸作家的筆下,台灣似乎是華人世界的世外桃源,而且還是個和諧社會,甚至不客氣說,當前在大陸出現了一種“台灣想象”和“台灣期待”,認為台灣是華人社會轉型的一個樣板和典范。學界也有“台灣模式”的提法。但台灣人就很奇怪,跟我聊天的學者和媒體人都這樣問我:我們台灣真的有那麼好麼?

是的,台灣確實沒有這麼好。就在韓寒的手機失而復得的那天,台灣一位專欄作家(他跟韓寒還認識)在的士上丟了一包cd,到現在也還沒找到。他向我抱怨說自己應該假裝是大陸人就好了。《中國時報》的大陸新聞記者朱建陵問我:為什麼你們大陸人這麼喜歡在台灣掉東西?我說,關鍵不是掉東西,關鍵是都能找到。他就說,他從未遇到韓寒這樣的情況。正如韓寒所說的,他很懷疑這是組織安排的。

前幾天,我跟一位台北朋友去台北郊外的深坑吃臭豆腐。我們點了一個鮮筍,上來的是腌筍,老板娘跑過來鞠躬道歉說,真是不好意思,鮮筍沒有了,這個菜算送的。她又說今天大廚不在,自己下廚做得不好,希望我們諒解。同時跟我們敬酒。這時,邊上一桌有人送來一瓶啤酒,說他們喝不掉,別糟蹋了,給我們喝。台北的朋友驚詫地看著這一切,仿佛到了外國。他跟我講,在台北生活四十多年,第一次遇到這樣的狀況。

於是我們自然又談起韓寒,甚至覺得,我們今晚的遭遇,也是組織安排的。有時候真的會有一種感覺,這太象表演。然而,看著他們純良的眼神,我又覺得不會。這樣和諧的社會、充分的信任感,人際之間的愉快交流,確實是每個大陸人的感受。我的觀察是,在中國大陸崛起之后,台灣人的自信感逐漸流失,加上島內長期的意識形態惡斗以及歹戲拖棚的政治爛戲,他們對這個地方的抱怨太多了,突然發現大陸人這麼奮不顧身地贊美台灣,以至於他們自己都不能相信。

對於台灣期待,我並不是說這種期待有什麼錯,而是這種期待可能會模糊掉我們自己面臨的真正問題。所謂“台灣經驗”有其非常特殊的原因,在人類的政治文明演進過程裡找不到第二個這樣的例子。在真正了解中國大陸之后,我發現所謂的“中國國情”的確存在,它絕對不是一個借口,台灣的經驗或者模式,完全不可能適用於大陸。

這樣說也許會被很多朋友批評,看上去似乎很讓人泄氣。然而的確如此,被我們寄予厚望的台灣不可能施加太多的影響過來。台灣的中國味道,只是一種外面的味道,如果細細品嘗,還會發現其本質並不是儒家文化或者中國文化的傳承,她有著另外的思想以及道德資源,成為一個多元並存的文化體系,只是我們去了隻看到所謂傳統的一面而已。

這不是你的台北,這是他們的台北。

(注:本文轉載自“賈葭--鳳凰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