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鐘聲:“中國有自己的方式”

2013年03月08日09: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鐘聲    字號:
摘要:“我國改革已步入攻堅階段,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的改革,不斷把改革引向深入。”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改革的論述,引起國際輿論的廣泛關注。德國《柏林日報》說,改革和變化仍是中國未來的“主旋律”。

  橫向比較有助於一些人擯棄偏見,更加客觀理性地觀察中國發展變化,加深對中國發展道路的理解和認同

  “我國改革已步入攻堅階段,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的改革,不斷把改革引向深入。”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改革的論述,引起國際輿論的廣泛關注。德國《柏林日報》說,改革和變化仍是中國未來的“主旋律”。

  應該說,世界對這一主旋律並不陌生,對改革在中國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意義也有清醒認識。早在幾年前,一位西方學者就講過這樣一段話:“中國作為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競爭優勢,就在於它願意適應任何必要的以及能夠給自己帶來利益的變革”,“沒有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進行如此大規模的調整和適應,也很少有民族有它這樣的事業心和雄心壯志”。

  今年,國際輿論透過兩會對中國改革的觀察更加精細。

  新加坡《聯合早報》道出了其中一個原因:處於經濟與社會轉型變革期的中國,高層人事變動及政府機構改革的步驟將影響中國未來10年治理的整體結構。

  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背景下,中國經濟轉型成功不僅事關自身發展,也將為全球經濟可持續增長注入新動力。可以說,對中國改革的關注已不再僅僅是一種“旁觀”。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輿論聚焦中國改革時還生發了不少感慨。

  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艾斯瓦爾·普拉薩德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文章,肯定中國推動發展模式變化的穩健和成效。這位學者指出,盡管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中國政府還能夠逐漸朝正確的方向推動這艘巨大而快速的經濟航船,這一點就是顯著的成就。英國《金融時報》寫道:胸懷5年、10年甚至20年規劃的中國領導人,多麼具有遠見。

  這種感慨顯然有其現實指向性:不少西方國家陷入經濟困境,但勢在必行的變革難以推動,個別國家甚至出現政治癱瘓,迷失了前進的方向。

  現實是最好的教材。這種橫向比較有助於一些人擯棄偏見,更加客觀理性地觀察中國發展變化,加深對中國發展道路的理解和認同。

  歐洲外交政策協會中國問題研究學者柯尼西說,中國的政府管理和西方有很多不同,按照西方政治思路去評判中國是不合理的。過去10年,中國政府的管理至少保証了這樣一個大國穩定向前發展,“這就說明政府所做的一切合乎中國國情的需求”。德國《時代周報》也指出,中國仍將是改革的國家,必須行動的壓力巨大,但中國不會按西方的標准去實踐,中國有自己的方式。

  發展是硬道理。對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來說,這不僅關乎硬實力的增強,也意味著軟實力的提升。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