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徐立凡:說亮話 中編辦開門求共識

2013年03月12日08:42    來源:京華時報    徐立凡    字號:
摘要:政府行政,需要多一些像中編辦這樣的說明,這在利益訴求多元化的今天尤為必要。改革舉措,不可能不動利益蛋糕,怎麼動最能接近實現帕累托改進效應,需要這樣的決策延伸解讀﹔有為的行政,需要共識。

政府機構改革方案中,為什麼沒有包括此前民間熱議的大文化部、大能源部以及國家體改委?發改委的職能如何轉變?改革決策有哪些考慮?3月11日,中編辦副主任王峰,就“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有關內容和考慮”回答記者提問,這些熱點問題得到了詳盡解答。

對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決策過程、內容和考慮專門加以說明,令人欣喜。其一,體現了政府決策對民間建議的平等視角。政府機構改革主導權在政府,但社會各界也投入了空前熱情。成立體改委等建言,表明了各界積極參與的態度。對於這些建言加以解釋和說明,是對社會意見的重視。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積極回應,是行政應有的姿態。

其二,增強了政府決策的透明度。政府決策,執行過程需要強調剛性,出台過程需要強調協商性。政府決策,特別是社會高度關注,與公共事務關系密切的內容,是如何考慮的,其邏輯基礎是什麼,不應帶有束之高閣的神秘光環,而應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公之於眾。如此,更能得到公眾的理解和支持。有共識的行政,是實現政策預期的前提。

其三,延展了政府決策的內涵。就決策過程作出說明告訴我們,再重大的政府決策,也可以具有互動性。這種互動性之所以重要乃至必要,是因為政府決策最終將體現為明顯的社會效應,互動越多,正向的社會效應越可得到保証。

客觀講,一些地方的行政實踐,仍缺乏這樣的決策延伸解讀。決策不透明,行政簡單粗暴現象仍屢見不鮮。其結果往往是,要麼引起較大社會反彈,甚至威脅行政公信力,加大民眾與行政之間的疏遠,要麼在事后匆匆進行補救式的決策說明。這種不應該有的行政慣性所加大的無謂行政成本,或許比三公消費更大。

政府行政,需要多一些像中編辦這樣的說明,這在利益訴求多元化的今天尤為必要。改革舉措,不可能不動利益蛋糕,怎麼動最能接近實現帕累托改進效應,需要這樣的決策延伸解讀﹔有為的行政,需要共識。取得共識,政令就不能只是單向的上令下達,而需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平等意識,多一些解釋說明。

越是公共事務,決策說明越應該成為行政慣性,直至成為行政的必要程序。這也是依法行政、按制度辦事的應有之義。有人說,這樣做會降低行政效率,而實踐總在証明相反的結論。事實是,決策越透明,效率越高,政策預期越能達到。中編辦這樣的決策延伸解讀,絕非多此一舉,而是錦上添花。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