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中國進口石油的一半都來自中東地區,但它顯然在那裡僅僅扮演微不足道的政治角色,比如在敘利亞危機和巴以沖突的問題上。"世界警察"的角色仍然由美國來扮演。 |
習近平上周任命的兩位外交高官人選顯示,北京渴望修復與日本的關系,同時對美國及其在亞洲的戰略軸心加以防范。但中國並沒有興趣更多地介入其他地區事務,承擔更大國際責任。
(德國之聲中文網)原外交部長楊潔篪被提拔為國務委員,主管外交部。這位強硬派的外交官也曾經擔任中國駐美大使,會講流利的英文,他堅持認為美國不應該介入亞洲地區事務,特別不應該插手南中國海主權爭議。
而接替他擔任外交部長的王毅是一位處事周全、彬彬有禮的外交官,對日本非常了解。他將負責修復對日關系,在過去一段時間裡,由於東海島嶼爭議,兩國之間的氣氛已經降到了冰點。
"中國的確不希望與日本形成這樣的對峙",隸屬於外交部的智庫機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指出,"新外交部長曾經在日本工作過,顯示我們是非常重視對日關系的。我們將與日本方面加強交流,以改善關系。"
楊潔篪提升為國務委員
經常對外交事務施加影響力的中國軍方,也開始採用較為緩和的語調,暗示北京希望修復這兩個亞洲大國多年來幾經波折的關系。
然而,習近平仍將與其前任一樣,被同樣的外交政策桎梏所困擾。中國的繁榮發展依賴於和鄰國以及華盛頓維持和平穩定的友好關系。但習近平必須向國內的民族主義群體証明,他在維護中國的合法權益,贏得作為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所應有的國際尊重。
所以,他承受著一定的壓力,不得不在東海和南海的島嶼主權爭議中採取強硬立場。他也會繼續在中國強化一種觀點,那就是美國總統奧巴馬2011年宣布的重返亞太戰略是為了遏制中國。
上任后首次出訪
盡管日本和美國仍然是外交重心,但習近平在下周進行他作為國家主席的首輪出訪中選擇的國家是俄羅斯、南非、坦桑尼亞和剛果共和國。
對於莫斯科的選擇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兩個相鄰的大國在很多國際議題上都持有共同立場,比如敘利亞危機。中國也熱切希望能在其北翼擁有一個能夠穩固的伙伴,來抗衡美國在其南部邊界鄰國緬甸日益增加的影響力。
非洲對於中國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主要原因是非洲的資源是中國經濟發展所急需,而非洲人也需要中國出口的廉價商品。2012年中非貿易總額突破了2200億美元大關,比2011年又增加了大約三分之一。
盡管如此,中美兩國之間的經貿關系仍然至關重要。去年年初,習近平在華盛頓會見了奧巴馬﹔而這個星期,在習近平剛剛正式就任國家主席之后,美國財政部長就來到北京拜訪。這都體現了兩國對雙邊關系的重視。
對於中國領導層來說,曾在2001到2005年擔任駐美大使的楊潔篪,是一個有能力處理好和華盛頓的關系,同時又能夠在爭議話題中堅持北京立場的人。楊成為五位國務委員中的一位,職務級別比外交部長更高一級。
而新外長王毅被認為是修復外交關系的好手。在他擔任國台辦主任期間,兩岸關系逐漸升溫。
此外,副外長崔天凱可能將出任駐美大使,這是一位和楊潔篪一樣善於和對手針鋒相對的外交官,但同時在華盛頓享有較好聲譽。
世界舞台
然而,在最高決策層,也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員中,仍然沒有一位外交政策專家。這顯示外交政策在中國仍然要讓位於國內政治。而且北京至今沒有表現出要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的意願。
雖然中國進口石油的一半都來自中東地區,但它顯然在那裡僅僅扮演微不足道的政治角色,比如在敘利亞危機和巴以沖突的問題上。"世界警察"的角色仍然由美國來扮演。
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阿拉伯政治研究項目的負責人史奈爾(David Schneyer)說:"我沒有看出來中國有一絲要在中東地區有所作為的意圖。……我不知道隨著中國作為經濟大國和崛起中的世界大國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它會不會改變這一路線,更多地介入中東地區事務。這樣的壓力肯定有。但我想中國在這方面的興趣很低。"
(注:本文轉載自“德國之聲--鳳凰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