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寇軍:別讓“地球一小時”活動再糾結

2013年03月25日08:46    來源:湖南紅網    寇軍    字號:
摘要: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是環保持續下去的不竭源泉,但是,也需要給予理性的訓練,在生活情境中從情緒、知識、技能上進行更多的提升,加上政府、企業在環保上的大動作,才會讓“地球一小時”這樣的環保活動少點形式化、不糾結。

3月23日,南京舉行“地球一小時”全球接力活動。當晚8點30分,南京電網網供負荷最高為485萬千瓦時,至8點40分負荷竟然達490萬千瓦時。南京今年雖然有300多幢集中控制的高樓如期關燈,但居民主動參與滅燈的情況遠不如往年。(3月24日《現代快報》)

“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活動,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熄燈環保活動,已經開展了七次,雖然吸引了很多民眾參與,也得到了世界上很多城市和機構的支持,然而,這種“幸福黑暗”的集體行動似乎不再那麼招人待見,並且從南京“地球一小時”活動用電量不降反升的事實中,還可以看出環保活動自身無法解決的悖論和現實的糾結。

類似“地球一小時”這樣的環保活動,主旨在於喚起民眾、企業和政府的環保意識,即便是每年隻有區區的“一小時”。如果非得要強調“地球一小時”活動的實際效益,而不是從中看到個體堅持、組織責任對於環保的重要價值,“地球一小時”活動勢必會徒留作秀的外衣。畢竟,非政府組織發起的所有環保倡議和舉辦的活動,都不具有剛性的約束,憑借的不過是“一腔熱情”,顯示的只是“人人參與”的社會力量。

在民眾的環保行動中,存在著一種“鄰避效應”(Not In My Back Yard),說的是,一旦顯見的環保危害涉及到個人生活,很容易引發強烈的、情緒化的個體或集體反抗,本質上與“各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利益算計相近。在“鄰避效應”之后,又衍生出另外一種奈避綜合症(Not In Anybody′s Back Yard),這種情況被稱之為帶有精英色彩和極端環保主義特點的現象,可其中反對“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環保觀念非常明顯,“地球一小時”環保活動也深深地打上了這樣的印記。

由此可知,開展環保脫離不了民眾的真實理念,尤其是其中存在的許多常識性、個人化的因素,它們是非常原始的環保動力。但是,由於經常無奈地面對資源能源消耗無節制的大規模公共行為,讓個人不禁產生環保意義微乎其微的感覺,使得環保的集體意識有所扭曲和變異。還有,因為環保的技術性要求越來越重要,民眾環保常識中一些反智的特征,在信息傳播的作用下無限制放大,從另外一面讓民眾的環保參與弱化。

再者,作為一種推動環保事業的觀念基礎,民眾的環保意識固然非常重要,可終究敵不過現實社會中那些產業資本和公共組織的強大意志。倘若沒有他們在環保上的自覺體認,以公共利益為出發點採取各種節約資源能源、保護環境的具體措施,環保社會活動的那點正能量,不僅沒辦法完全釋放,還會讓民眾的環保心理受到挫傷。從民眾的環保期待來看,環保法規的有效執行,產業發展戰略和政策嚴格遵循生態文明的方向,才是讓環保真正落實的路徑。

不可否認,“地球一小時”活動還會繼續開展,而在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糾結,卻是需要直面的問題。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是環保持續下去的不竭源泉,但是,也需要給予理性的訓練,在生活情境中從情緒、知識、技能上進行更多的提升,加上政府、企業在環保上的大動作,才會讓“地球一小時”這樣的環保活動少點形式化、不糾結。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