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董陽:“抗日神劇”罔顧公共理性

2013年03月29日08:4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摘要:事實上,雷人橋段層出不窮透露出的是,近來風靡熒屏的抗日題材電視劇,越來越類型化。“抗日”逐漸簡化為一種故事背景,其內核被悄悄替換成武俠劇、偶像劇,即使主線仍是“抗日”,武打、槍戰、愛情、時尚、性感等類型元素也統統裹挾進來。

  “八路軍戰士”像撕魷魚片一樣徒手將敵人撕成了兩半,“鬼子”血肉橫飛,英雄凜然一笑。“八路軍女戰士”被一群日軍侮辱后,騰空躍起,數箭連發,幾十名“鬼子兵”接連斃命。繡花針、鐵砂掌、鷹爪功、化骨綿掌、太極神功輪番出現,取敵人首級如探囊取物。

  一段時間以來,如此種種“神奇”的鏡頭接二連三出現在抗日題材電視劇中,已經成為電視熒幕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網友戲稱“手撕鬼子”為“橫店(某影視拍攝基地)名菜”,戲稱此類作品為“抗日神劇”,有的還調侃道,“鬼子堅持了八年真不容易!”

  事實上,雷人橋段層出不窮透露出的是,近來風靡熒屏的抗日題材電視劇,越來越類型化。“抗日”逐漸簡化為一種故事背景,其內核被悄悄替換成武俠劇、偶像劇,即使主線仍是“抗日”,武打、槍戰、愛情、時尚、性感等類型元素也統統裹挾進來。

  五花八門背后則是驚人的一致:我方戰士英俊(或性感)瀟洒,神勇無敵,日本軍人猥瑣而弱智、暴虐而無能。乍一看,頗具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的大膽想象力!

  不過,我們實在不能把這種慷先驅之慨的做法稱為“幽默”。盡管沒有誰規定抗日題材文藝作品隻能用現實主義手法來講述,但畢竟那段切膚之痛的歷史相去不遠。中國盡管取得了八年抗戰的最終勝利,但我們的前輩也付出了極為慘烈的代價。這種代價因為侵略者人性中的惡,也因為中國近代以來在文明上的落伍。我們的勝利是用巨大的犧牲換來的,這是我們認識那段歷史的基本理性。

  現如今,抗日題材電視劇悄然卸下了宣傳教育的“包袱”,變為純粹的娛樂品,自是有它的內在邏輯。但這種“自我解放”也確實夠“徹底”的,連基本的公共理性也置之不顧,血肉之軀鑄就的抗戰精神在“神劇”中已被空洞化和游戲化,變作掩護暴力刺激的一張虎皮,真可算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了。

  然而編創者又是極其“理性”的:愛情、暴力、懸疑、時尚、性感……一個都不少,然而在堅持大是大非的前提下,對人性的復雜多一些細膩的刻畫,因為可能被不理性的聲音所“抗議”,這樣的嘗試卻不願碰觸。非但不敢突破簡單化的觀念窠臼,還用離譜的編造強化陋見,“民族大義”的包裹下,“神劇”們實則是精明的商業算計。

  電視劇不必是教科書,但一定不能是罔顧公共理性的反面教材。毋庸置疑,在大眾文化中,情愛、武打、警匪等內容其實是人的性、攻擊、破壞等本能欲求的“替代性滿足”,要引導受眾心安理得地疏泄這種欲求,需要在講述這些內容的同時進行價值觀介入,所以“正義戰勝邪惡”、“好人好報”等主題幾乎成了所有通俗故事的標准配置。好的故事把欲望與道德這兩個“死對頭”如此和諧地編織在一起,既疏泄人們內心的欲求,也再次強化了道德、價值觀和公共理性,使人處於心智平衡的狀態。

  但畢竟,情愛、武打、警匪與色情、暴力、凶殺之間有著內在的共通性,如果故事過於離譜,缺乏基本的公共理性和價值觀介入,文藝作品就越接近於赤裸裸的欲求本身。比如,當人們對暴力的依賴被文藝作品過分強化,那麼暴力的對象是當年無惡不作的日本鬼子,今天在中國飯店用餐的日本民眾,還是日本牌子的中國制造汽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因為令人痴迷的,是暴力本身。“抗日神劇”庶幾近之。

  當年義和團運動“神功護體,刀槍不入”以慘劇收場,帶著如許悲壯的意味,又何嘗不是因為落后甚至愚昧。今天,借助無與倫比的奇妙想象和神乎其技的電視特效,義和團的舊夢終於重圓,卻如此讓人哭笑不得。難道真的是因為我們強大了,再不必反思歷史,而一下子從自卑走向自信了嗎?(董陽)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