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廢-台海時評

張敞:戲曲推廣,不可隻靠白先勇

2013年03月29日14:58    來源:新京報        字號:
摘要:一些電視台的戲曲頻道大部分時間在播電視連續劇,或者支起攝像機,不費力的、不花錢的、免費播各個院團的最精彩的戲曲演出,收視率有了,戲曲人的著作權卻幾乎等於零。

新京報漫畫/師春雷

戲曲的處境,如今是“?紫嫣紅”都付於“斷井頹垣”。前幾天,白先勇先生在北大講完了一堂昆曲課,講的是“昆曲新美學”。從青春版《牡丹亭》開始,他堅持了十年推廣昆曲,若干年前他就在講“昆曲新美學”。如今的課堂上,他還是需要從頭教北大的學生,一個個辨認俞振飛、言慧珠、華文漪。讓人覺得有些淒涼。

白先勇已經七十六歲了,在文化的最高學府,像面對小學生一樣,普及中國戲曲文化裡最好的、最精粹表達寫意藝術的劇種。這是很荒誕無奈的事情。十幾年前,很少有人知道昆曲﹔現在說到昆曲,受過高等文化教育的人差不多會知道有個《牡丹亭》。不過,第一個五年的“昆曲傳承計劃”,是可口可樂公司花了500萬元贊助的,第二個五年計劃,由美國FCCH基金會接棒贊助。這個又是荒誕中的荒誕——始終未見中國企業。

白先勇像《牡丹亭》裡的花神,不讓死去的杜麗娘“壞了肉身”,因為期望她借尸還魂。他又像柳夢梅,扶著這個文雅的、病歪歪的杜麗娘,近十年來,游園、驚夢、拾畫、叫畫,青春版《牡丹亭》,“昆曲傳承計劃”,為她“寫真”,幫她“還魂”。

白先勇真孤獨!白先勇還說,西方會把歌劇、古典音樂、繪畫當成他們文化和美學教育的一部分,而我們的教育、學校課程把我們文化的東西都拋棄了。若干年前,昆曲的張軍也做過昆曲進校園的活動。最近,北京的幽蘭京劇團也在做這一類的活動。但是僅是這些人,仍還不夠。

對文化的尊重應該是個大氛圍。就目前來看,缺乏有組織、有系統推廣和傳承計劃。近兩年央視的重陽節京劇晚會,每年都會出現一兩個令專業演員和票友們都很驚艷的老藝術家,網上一片沸騰,比如黃少華、呂東明,他們的荀派、程派的唱段令人陶醉。可是唱完了,也沒有人請他們繼續演出。而他們也已經七八十歲,時日無多。這種靠角兒撐起來的藝術,卻對角兒並不重視。

文化演出的氛圍也比較畸形。現在很多國家劇團的演員,一年也演不了幾出戲。即使演戲,也只是那些熱門戲,比如《霸王別姬》《紅鬃烈馬》《龍鳳呈祥》《四郎探母》《鎖麟囊》,別不完的姬,探不完的母,稍冷一點的戲,都沒有院團在排。一方面可能是會的人少,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擔心沒有票房,市場化的運營嚴重缺失。演員們或安於現狀,或內部爭斗不斷。問題積攢下來,老觀眾看不到“新作品”,新觀眾隻需要一年聽一部《霸王別姬》。市場不畸形都說不過去。

昆曲、京戲、豫劇、評劇這些大劇種尚算是好的,那些小的地方戲劇種呢?消失的消失,失傳的失傳。今年的人大代表李梅,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的藝術總監,在兩會期間呼吁“拯救瀕危劇種”。她說:“不少原已呈現專業劇團的地方劇種面臨滅亡的危險,其中就包括陝西省的阿宮腔、弦板腔、關中道情、線戲、同州梆子等。”很簡單,因為戲曲本身凋敝,所以戲曲的教育、欣賞、品鑒、批評也都幾近於無。另外,戲曲的知識產權保護和使用也不完善。一些電視台的戲曲頻道大部分時間在播電視連續劇,或者支起攝像機,不費力的、不花錢的、免費播各個院團的最精彩的戲曲演出,收視率有了,戲曲人的著作權卻幾乎等於零。

戲曲是一種口口相傳的藝術,絕不是販賣幾個臉譜就能保留。如果它消失了,就真的消失了。

張國榮有一首歌《風繼續吹》,“我勸你早點歸去,你說你不想歸去。隻叫我抱著你,悠悠海風輕輕吹,冷卻了野火堆”。

如今戲曲的這堆野火,如果隻靠白先勇,怕很快就該完全冷了吧。(張敞)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