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中國外交向全球傳遞正能量

2013年03月30日09:5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摘要:以往的中國,更多考慮的是如何與世界接軌,即如何更好地適應世界的發展﹔今后的中國,將是在繼續適應世界發展的同時,更多地通過自身努力,推動外部世界根據中國的發展作出調適。由此,中國與世界的互動進入了一個相互適應的新階段,世界需要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一個東方大國和平發展的雄心壯志。

  對中國外交的觀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成為把握世界未來發展動向的“必修課”。從中共十八大到今年的兩會,再到習近平作為中國國家主席的首次出訪,世界在觀察中體會習近平時代的中國外交。

  從國際輿論對習近平此次出訪的分析看,可以明顯感到,世界對中國堅守和平發展道路有了不同以往的感受。和平發展不是一個新概念,但以往人們提到和平發展,多會加上一個中國“帽子”,認為這是中國的事情。現在,世界開始真切地體會到,隨著中國實力的不斷提升,與世界的互動不斷加深,其外交也會越來越多地影響到國際政治、經濟的方方面面。

  國際輿論對習近平有關中國外交政策的相關表述之所以會感覺到“新”,既是因為這些表述更加清晰、更加自信,同時也是因為中國的外交正能量已經不同以往。

  世界因中國之動而動。“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其他國家也都要走和平發展道路,隻有各國都走和平發展道路,各國才能共同發展,國與國才能和平相處”。很多中國人自己給自己講的道理,會產生與以往不同的世界影響力。比如,中國人講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這看上去是對內講的,但在中國國際影響力提升的今天,它同樣也是對外的。這樣的自信還會隨著中國實力的增強而產生更大的影響力,會隨著中國持續穩定的發展而對世界格局產生深遠且廣泛的影響。

  顯然,世界上有些人還沒有能夠接受這樣的現實。在他們看來,中國還不能算是一個“正常的大國”,而中國外交也在變得“更強硬、更傲慢”。這樣的看法,大體上是由三個“沒有准備好”導致的。

  一是沒有對世界權力結構的必然變化做好准備﹔二是沒有對中國成為強國做好准備﹔三是沒有對大國崛起必然導致戰爭的陳舊歷史觀的退出做好准備。

  中國和平發展影響世界的最主要體現,將是權力結構的變化。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將使世界格局的天平由此進入一個重新平衡的過程,這一過程所引起的權力的轉移、責任與權利的重新分配,牽動各國利益。

  新加坡學者馬凱碩在其新著《大匯合》中說,新興國家和經濟發達國家的繁榮和安全,將取決於它們是否能發現分享權力的方法。要找到馬凱碩所說的方法,需要相互適應。當過去那一套規則和理念不再適用於中國的發展,那麼按照中國的發展觀及其相應的外交政策來看中國,來處理一些棘手的熱點問題,就成為今后國際關系中的一種必然。

  今后十年,中國外交仍將會以全方位、多層次為特點,仍然會強調維護核心利益是和平發展的前提與基礎。但是,由於中國力量的增強,中國推進全球戰略、全面合作,建設新型大國關系,以及解決一些熱點問題的力度和方式,顯然也會不同。而和平發展的不斷延伸,最終將會促使國際格局變得更加平衡。

  以往的中國,更多考慮的是如何與世界接軌,即如何更好地適應世界的發展﹔今后的中國,將是在繼續適應世界發展的同時,更多地通過自身努力,推動外部世界根據中國的發展作出調適。由此,中國與世界的互動進入了一個相互適應的新階段,世界需要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一個東方大國和平發展的雄心壯志。

  (作者為本報高級編輯)

分享到:

(責編:王昕)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