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博採眾長

汪華斌:《人民日報》為何如此評唐慧案

2013年04月16日09:42    來源:海外網        字號:
摘要:的確這世界上從來沒有抽象的法治,因為法治就體現的每一個判例之中﹔因為它都是公眾法治信仰的基石。正因為如此,所以每一次失誤都可能導致法治信仰的崩塌。

我們知道我們社會的媒體從來是緊跟領導指示的產物,所以大家早就習慣了媒體的假、大、空口號﹔倒是網絡信息普及后,我發現媒體竟然越來越貼近百姓了﹔因為在很多網絡事件中,我們的一些媒體開始站在百姓的立場上說話了﹔這次湖南上訪媽媽唐慧起訴永州市勞教委敗訴后,我發現人民日報評唐慧案的文章﹔這篇文章沒有公事公辦地報道這件事,而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場上來分析這件事。再加上以前有幾件網絡事件的媒體時評,從而從心裡感受到媒體的確越來越貼近百姓了。

我們看到人民日報的時評說:“要通過對一起司法個案的公正處置,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識、法治觀念深深熔鑄於公眾的心中”。“我還要上訴”。日前,“上訪媽媽”唐慧訴永州市勞教委案被一審駁回﹔走出法庭之后,她掩面而泣﹔說出了自己的心願。無獨有偶,浙江杭州強奸冤案當事人張高平出獄后﹔表達了相似的心跡。我這十年吃盡了苦頭,流干了眼淚﹔但是我的心沒死。我始終堅信法律是公正的。

其實不然,新中國成立后我們社會就經常出現堅信法律是公正的執著者﹔這些人不外兩種狀況,一種是因為執著而平反﹔另一種卻是因為執著而遭受更大的打擊報復。由於隻有這條路,所以我們社會還是接二連三地有人要走上這條荊棘之路﹔因為不是相信法律公正,而是因為沒有別的途徑能為自己換來公平與正義。正因為如此,所以人民日報時評說﹔“作為一位母親,今天的唐慧無論對女兒的不幸經歷多麼痛心疾首﹔對自己受到的勞教處分多麼不服。都沒有採取有違法治的過激行動,而是選擇依法訴訟去堅持自己的主張﹔作為一起冤案的受害者,張高平哪怕在囹圄之中也不自暴自棄﹔始終堅守著‘正義雖然遲到但不會缺席’的信心。這份對法治的朴素信仰,令人為之動容”。

與此同時,人民日報的時評說﹔“盧梭說過,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裡。小到文明過馬路,大到依法治國﹔法治的根基在於公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法治的偉力源於公民出自真誠的信仰。唐慧和張高平這些普通公民對法律的敬畏和堅持,正是我們建設法治中國最可貴的民意資源”。是啊!老百姓相信法律,那麼我們的法律就應該給老百姓信心﹔“這就需要執法者公正對待公民的合法訴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張高平叔侄案中,有了新疆石河子檢察院張?、高晨等檢察官的努力﹔有了河南省檢察機關的積極配合,有了浙江省高院勇於糾錯的舉動﹔才有了一宗錯案的沉冤得雪。正是司法機關的合力行動,給人們的法治信仰輸入了強大的正能量”。

的確這世界上從來沒有抽象的法治,因為法治就體現的每一個判例之中﹔因為它都是公眾法治信仰的基石。正因為如此,所以每一次失誤都可能導致法治信仰的崩塌。具體到唐慧案,除了關注“勞教決定是否合法,撤銷決定是否意味著必須賠償”的爭議﹔公眾同樣希望看到湖南省政法委兌現去年8月作出的承諾。“徹查唐慧女兒被逼賣淫案,及時公布調查結果﹔在這起始終伴隨爭執和猜疑的案件上給社會一個清楚明白的答案”。

我佩服人民日報看問題的准確性,如“公眾關注唐慧案,既是對一位母親錐心之痛的同情和關切﹔更表達了對改革勞教制度的急切呼喚。隨著人民群眾權利意識不斷增強,對公平正義的追求更加強烈﹔我們需要在司法改革與法治文明建設方面做更大努力”。“進一步樹立法治理念、弘揚法治精神,讓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成為立法者的不懈追求﹔讓公正文明執法成為執法機關的共同意識,讓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成為全社會的共同理念﹔讓法治不僅成為一種治國方略,更成為一種全民自覺的生活方式﹔則法治中國可期,公平正義長在”。

是啊!媒體這分析與認識的確鼓舞人心,因為我們社會需要的不是媒體的清醒認識﹔而是我們的各級權力者更應該有這樣的認識,因為還老百姓公平正義的不是媒體﹔而應該是我們的各級權力者。就如同我們社會對信訪改革從來沒有停止過,可老百姓卻對信訪與上訪寒心了﹔因為通過信訪與上訪不能還老百姓的公平與正義。正因為如此,所以老百姓才將希望寄托在法治上﹔因為這是老百姓僅存的最后一點希望。正因為如此,我看到近年來媒體開始越來越貼近老百姓的心聲了﹔現在需要的是各級權力者有這個轉變,因為這才是還老百姓真正公平與正義的行動。

(本文轉載自“汪華斌-鳳凰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