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40%的H7N9禽流感感染者並未有明確的禽類接觸史,感染源需要盡快確定。此外,對於候鳥可能造成的病毒傳播,加強野鳥棲息地監測採樣並密切關注信息數據變化要成為常態﹔鑒於H7N9禽流感患者可能存在的病毒潛伏期和排毒期,相關的醫學研究要在嚴謹科學的基礎上加緊步伐,為開發疫苗創造積極條件。 |
截至17日下午,H7N9禽流感確診感染病例已有79例,其中16人死亡。民眾擔憂在持續,這表現在有些地區活禽市場關閉、人們不敢吃禽肉以及有地區板藍根銷售一空的景象上。在H7N9病毒感染源、傳播途徑和傳播方式尚未明確檢驗出來的情況下,人們的擔憂正是對病毒認知態度模糊的體現,這種擔憂情有可原。雖然一些地方衛生部門乃至國家中醫藥局已就防控H7N9禽流感開出了藥方,但這些尚不足以完全消除民眾的擔憂。防控H7N9禽流感,仍須更大的努力。
在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仍有可能增加的情況下,科學防控仍然需要加強,對H7N9禽流感病毒的醫學研究也應加緊。從已經感染的病例看,有感染者因為從事養殖銷售等與活禽密切接觸的工作而感染H7N9病毒,而更多的感染者則並未直接接觸最有可能感染的活禽,卻同樣感染了H7N9病毒,其中隱含的關聯不可忽視,那就是,除了基本的接觸活禽感染,是否還存在其他的感染源和感染途徑?雖然迄今並未有科學証明H7N9禽流感能夠通過人際傳播,但這個可能也並未被科學排除。弄清楚病毒感染源、傳染途徑和傳播方式,以及在傳播中可能發生的病毒變異,是當前H7N9防控工作中不能回避的重要議題。
不可否認,H7N9禽流感病毒同時給活禽養殖銷售行業帶來不小的損失。媒體報道,一些地區的活禽養殖、銷售以及餐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養鴨場將鴨仔賤賣喂蛇、養雞戶擺“百雞宴”呼吁人們吃雞、某疾控中心帶頭吃雞,甚至有餐館承諾吃雞若感染將賠償60萬,但這並未打消人們的疑慮,這些“行為藝術”顯然也無法挽回當前禽類養殖銷售行業的不景氣。這種情形雖說屬於“誤傷”,但鑒於已發現病例顯示出的禽類行業跟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之間具有不可分割聯系的事實,人們大多願意選擇一種安全穩妥的保守策略,這不能怪人們過於敏感。雖然已有患者康復出院,但這給人的信心顯然沒有強大到足以讓人們放心去吃雞。
國家衛計委組織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專家認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來源於被感染的禽或其污染的環境,接觸被感染的禽或暴露於活禽市場是人感染的重要危險因素。如此看來,活禽的糞便、羽毛甚至體液以及養殖場所、銷售場所都有造成感染的可能。對於活禽市場的關閉和活禽養殖場所消毒甚至關閉,雖然會造成損失,但在H7N9禽流感已經成為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的情況下,為公共利益考慮,這是不得不為之的舉措。對活禽經營市場、養殖場、屠宰場和野鳥棲息地開展的監測採樣和動物疫情排查,要形成長效機制。
近40%的H7N9禽流感感染者並未有明確的禽類接觸史,感染源需要盡快確定。此外,對於候鳥可能造成的病毒傳播,加強野鳥棲息地監測採樣並密切關注信息數據變化要成為常態﹔鑒於H7N9禽流感患者可能存在的病毒潛伏期和排毒期,相關的醫學研究要在嚴謹科學的基礎上加緊步伐,為開發疫苗創造積極條件。此外,對H7N9感染患者的治療費用問題,公共部門應該有必要的責任擔當,不能讓感染者成為實驗的“小白鼠”之外,還要獨自承擔的相關醫療費用。畢竟,H7N9禽流感已經成為公共衛生事件。對於H7N9禽流感,過度恐慌當然沒必要,但防控工作不能放鬆,對病毒的研究更應加快進度。這是高質量公共治理的必然要求。(凌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