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波士頓爆炸案將許多中國媒體及公眾的“節操”炸落了一地。“家屬不願公開死者姓名”成為極具熱度的話題。不少網友根據這一家屬意願,或推測或暗示遇害人可能是“貪官子女”,甚至有網友建議“從這個疑點深挖人肉”。 |
4月15日波士頓馬拉鬆爆炸案,中國公民一死一傷。按照媒體一般的操作,無疑是迅速找到死傷者的姓名及籍貫,並將話筒或錄音筆放到更靠近其家屬的嘴邊。但是這一次,因為那位遇難的中國留學生“家屬不願公開死者姓名”,媒體及公眾不得不面臨一場考驗。結果怎樣?用一句網絡用語就是,“節操碎了一地”。
在爆炸發生次日的中國媒體上,人們可以很輕易地找到遇難中國留學生的姓名與照片。而據觀察者的統計,在中國社交媒體上,這位女性遇難者的名字已經成了排名第一的熱名話題,另外,至少已經有26家中國媒體將這名女孩兒的名字公布於眾,其中包括一些國家級媒體。另一位觀察者則表示,“所有報道了中國女留學生遇難這條新聞的英語媒體,都有同一句話:死者家屬要求不要透露名字——所以,他們都沒有寫出死者的名字。”
當然我不太知道,在媒體關注到遇難女學生之前,是否確已知曉家屬方面的意願。或是在明知家屬意願后仍堅持透露了死者姓名或照片。但我們至少可以確切地知道,在家屬意願已表達之后,人們仍可以從社交微博上隨處看到死者的身份信息。那位不幸喪生於爆炸案的女留學生,她的身份信息,並不代表媒體的權威與獨到,同樣也不是媒體表達社會責任不可缺少的內容。她只是一名遇難者,不是必須受到公眾審視與追問的公眾人物,而且在遭遇最大的不幸之后,其家屬不被打擾、不被公開的隱私訴求應當得到尊重與保護。
媒體一旦失去了底線與操守,它就會淪為一種暴力。媒體應有的倫理意味著,有的時候,不是所有的現場都必須抵達,不是所有的細節都必須呈現。有的時候,保持距離,選擇靜默,更是一種力量與道義承擔。但慚愧的是,此前不論是在對悍匪周克華老母親的“逼訪”事件,還是深圳聯防隊員楊喜利毒打和強奸侵害一女性案件中,媒體對女受害人的曝光與群訪,都讓人一再看到媒體倫理的缺失。
更意味深長的是一些公眾的反應。在網絡上,“家屬不願公開死者姓名”這本身就成為極具熱度的話題。不少網友根據這一家屬意願,或推測或暗示遇害人可能是“貪官子女”,甚至有網友建議“從這個疑點深挖人肉”。我並不試圖去解讀這種公眾趣味背后的某種中國現實,也並不試圖証明死者的家世情況,我想說的只是,一個生命消亡的代價,是不是應當更加激起我們對於生命至上本身的感受?一場恐怖主義的爆炸案,一個如花生命的不幸,不是我們可以拿來作為反腐或揭黑的理由。生命的歸生命,法治的歸法治。要知道,隱私保護是一種基於文明的選擇,保護隱私並不等於保護貪官。
一場發生在美國的爆炸案,卻將許多中國媒體及公眾的“節操”炸落了一地。願天堂不再有爆炸聲,而更重要的是,我們怎樣真正確立尊重生命的意識。
(注:本文轉載自“楊耕身-網易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