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室友”走紅的情感背景,來自兩個悲情事件的渲染:一是前不久的復旦大學室友投毒案﹔一是正在被哀痛籠罩的蘆山地震。然而,在關天的人命面前,對“好室友”的吹捧,與以小英雄救火的故事來鼓勵未成年人不顧危險見義勇為一樣,良好的心願最終很可能成為錯誤的示范。 |
黃昱舟在蘆山地震中返回宿舍搶救寢室財物被封為“中國好室友”。
微博時代,從凡人到紅人,總是顯得那麼偶然和突兀。
4·20蘆山地震,在地動山搖的瞬間,四川師范大學的黃昱舟隨同學逃出后,又獨自跑回六樓宿舍,“搶救”出全屋的六台筆記本電腦、三個單反相機以及一隻小烏龜。其事跡在微博曝出后,引起廣泛關注而迅速躥紅,被眾多網友甚至明星高捧為“中國好室友”。
“好室友”走紅的情感背景,來自兩個悲情事件的渲染:一是前不久的復旦大學室友投毒案﹔一是正在被哀痛籠罩的蘆山地震。網友熱議稱,在“寢室關系日趨冷漠”的媒體語境下,人們的感動點變低,一個善舉就能激起非凡的感動。
或許,面對災難的沉痛,我們需要一些溫情的場景和人物來緩解。然而,通過一個學生搶救財物的側影來表達災難的人性光輝,將之拔高到“中國好室友”的層面,未免顯得輕浮,更像是在制造眼球效應。在關天的人命面前,對“好室友”的吹捧,與以小英雄救火的故事來鼓勵未成年人不顧危險見義勇為一樣,良好的心願最終很可能成為錯誤的示范。災難降臨,救命優先,與生命的幸存相比,英雄主義的搶救財物行為並不值得推崇。還好悲劇沒有發生,否則,我們會如何看待這場空有良善熱血的拯救?還會有這種輕鬆的解讀嗎?
“好室友”微博躥紅后,媒體紛紛跟進報道,微博也迅速以“中國好室友”的認証標簽,試圖將其塑造成傳遞正能量的英雄。然而,在微訪談中,提問關心的盡是些八卦話題,比如單反機與富二代,比如專業和過級,比如低調和高調……這個訪談的空間,似乎是與震區隔絕的另一個世界。熱鬧甚至歡快的互動,在抗震救災艱險緊迫的背景下,顯得尤其刺眼。
據當事人說,自從被冠以“中國好室友”名號后,遭遇媒體的不斷約訪。他一再表示希望大家別把他英雄化,希望回歸正常的生活。這些“求低調”的話語,卻再度成為了媒體惹眼的標題。甚至乎,有房產網站還以此為噱頭,打出“與中國好室友”為鄰的廣告……地震中被塑造出的英雄,竟成為了營銷手段,何其荒謬!何其悲哀!
恰如韓紅怒斥錄制賑災歌曲一樣,為什麼國家一有災難有些人總寫歌找人唱,“唱歌比救援、比搶救生命還重要嗎”?極力捧紅英雄、消費所謂“正能量”價值,又何嘗不是一曲不合時宜的禮贊呢?
“怎麼這麼傻,不要命”。“好室友”媽媽的這句責罵,其中蘊含的悲憫和對生命的敬畏與愛惜,也許才是人性的本真,生命的本色。
(時言平,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