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於中國而言,要搞定美國暫時是不可能的。原因是,美國從世界頭號大國、強國全球戰略系統出發,必須設定一個足以能夠刺激和驅動美國在政治上凝聚民心、軍事上同仇敵愾、經濟上全面復蘇的“假想敵”。 |
三國鼎立新格局中,搞定美國基本上等於搞定日本。中國當前的對日戰略,首先必須弄懂日本,再回頭吃透日本,盡可能消化日本。但要真正弄懂日本,談何容易。
在大前研一的《日本會猝死嗎》一書中,回首日本失去的15年:“日本大眾不僅未能重振過去的好時光,且依舊專注於儲蓄而非消費。實事求是地說,如今的美國人也存在著同樣的傾向。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必然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這種現象稱之為‘海葵現象’。海葵一旦受到刺激,就會立即把觸手都縮回去,然后需要等待相當長的時間才會重新將觸手又伸展開來。”而今,日本想要重新伸出海葵的觸手必然會撈過界。在2013的頭幾個月裡,日本動作不斷,這不僅是安倍晉三上台之后的一系列新舉措,還是日本的長線戰略。
在克裡斯托夫·金的《美國,還是第一》中,他對日本的挑舋持強硬地態度:“中國人要明白,你要是盲目崇尚取悅日本人,你就等於作踐卑微自己,你不僅得不到他們發自內心的感動和尊敬,反而被他們調侃和恥笑。你要是中國人,你就要不卑不亢,居高臨下,高風亮節,比日本人還高還強,比日本人還硬還狠﹔像美國人一樣,動輒將他們結結實實地打下、趴下。隻有這樣,他們才可能服你,尊重你。”
於中國而言,要搞定美國暫時是不可能的。原因是,美國從世界頭號大國、強國全球戰略系統出發,必須設定一個足以能夠刺激和驅動美國在政治上凝聚民心、軍事上同仇敵愾、經濟上全面復蘇的“假想敵”。這個刻意樹立的“假想敵”,必須要有,沒有創造條件也要有,並在意識形態、發展潛力和整體實力方位上可與美國處處較勁,針鋒相對,激烈競爭,利益相悖。這個國家,早不是前蘇聯分裂后的俄羅斯,而是當下強盛崛起的中國。
既然搞不定美國,何不從日本下手。首先弄懂日本,再回頭讀懂美國,吃透美國,消化美國。
2010年12月22日,日本駐華大使丹羽訪問南京,重彈中日友好一如“夫妻”的老調。好像幾句恭維話,與金陵市民打打太極拳,與當地政府官員飲飲酒,就可將中國人整個兒蒙住,將釣魚島引發的滔天巨浪平息下去。如果丹羽真有誠意,他的南京之行何不包括專程赴紀念館向戰爭中被日軍野蠻屠城的三十萬死難同胞獻花謝罪。可笑的是,他不久前還向中國政府提出抗議,胡說什麼中國各地抗日戰爭紀念館的牌匾上篆刻的“抗日” 兩字,傷害了日本民族的國民感情,破壞了中日友好的氣氛,應該鑿掉。
日本對中國政府欺軟怕硬,對中國人民不近情理,蠻橫無理。什麼原因?他們東京都的一個大學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研究,都遠超我們一個中國社會科學院對自己民族文化的專研。在私下與他們一些人的交鋒中,他們無比嘲笑中國媒體書面上流行的“戲說三國、水滸、大唐、孔子、孟子……”,他們認為歷史源遠流長,神聖不可侵犯,不可戲弄,不可用現代和盈利的方式演繹和褻瀆。他們甚至呼吁,政府怎麼可以如此容忍和放縱對歷史的扭曲和戲言?他們問道:中國歷史如何清原正本,完璧歸趙?中國還有真正的歷史嗎?
日本對自己嚴謹、苛刻,對別人更嚴謹、更苛刻。
強敵環視,日本再挑舋,中國怎麼辦?中國應該讓日本切實地感受到來自中國的七個火力點:
(1)中國為領土不惜一戰,中國早已不是抗日戰爭時期的軍事實力﹔
(2)中國大市場隨時拒絕合作,警告日本政客不要做得太絕﹔
(3)中國即刻、隨時推遲有關東海油氣田和南海諸島的相關談判﹔
(4)中國旗幟鮮明反對日本參與聯合國常任理事會改革和日本入常問題﹔
(5)中國放任中國民間高漲的抗日情緒,並向日本提出正式戰爭賠款﹔
(6)中國向日本在野黨施加影響,強烈質疑任何反華政府的執政能力﹔
(7)中國加強核武器裝備和技術,加速航母制造,必要時亮出“底牌”。
同時,克裡斯托夫·金博士一再強調:
“如果我是中國智囊團,我將敦促中國加強與美國以及西方盟國的合作關系,經濟、政治和軍事三管齊下。不論他們樂不樂意,條件苛不苛刻,也要爭取一定程度和層次上的實質性盟友關系。沒有盟友,意味著沒有朋友,孤軍作戰,在危機來臨時,與天下對抗,處境將異常危險。
如果我是中國智囊團,我還要軟硬兼施,胡蘿卜加大棒,讓日本這一次騎虎難下,痛心疾首,刻心銘骨﹔更要讓日本知道,崛起的中國是一個不容低估和侵犯的、負責任的、說話算話的世界大國和強國,在關系到領土安全、海上航線、稀缺資源和人民福祉的核心利益時,中國人民不會退讓,不會軟弱,將以鮮血和生命與日本死磕到底!”
(注:本文轉載自“東方管理評論-鳳凰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