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冷冰冰的數字需要人用心去解讀,才能發揮其潛在作用。筆者認為,主流媒體和官方網站公布這些數字,有三層深意。 |
雅安4·20地震發生后,官方媒體和網站在首頁開辟欄目,動態播報傷亡數字和搶險救災情況,讓民眾在第一時間知曉災情和救援進展情況。這是順應民意之舉,也彰顯了救災自信。冷冰冰的數字需要人用心去解讀,才能發揮其潛在作用。筆者認為,主流媒體和官方網站公布這些數字,有以下三層深意:
一是健全地震預警機制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目前,對於自然災害預警有官方和民間兩種渠道,官方預警擁有技術人才優勢和發布權,但需要承擔一切責任﹔民間預警渠道廣泛,魚龍混雜,即便失實也不需承擔任何責任。正因如此,我們看到,有些網友在地震發生后質疑官方機構預報不如某些民間組織早,這確實讓官方機構為難。筆者建議,在重大災情預警上,不妨改變一下方法,變發布警報消息為提前傳授自救技能,在可能發生地震前的一段時間,通過電視、網絡等平台,集中宣傳初期預防措施,大力傳授自救互救方法。同時,要求學校、企事業單位組織學生、員工開展應急演練,這樣既不會造成民眾無端恐慌,也增強了抗震防震意識,即便發生地震,也會把損失降低。
二是構建大交通聯動機制確保搶險救災物資迅速到位。在這次雅安地震搶險救災物資運輸中,我們看到鐵路部門承擔了六成以上的任務,但最終把物資送到災民手中還得依靠公路和民航。鐵路運輸隻能站到站,將大宗物資設備運到離災區最近的火車站,剩下的路需要公路運輸來完成。航空雖然可以一步到位,但受氣候影響大,運載能力有限。要想第一時間把災區亟需的物資設備運送到位,和生命賽跑,就必須實行交通運輸大聯動,集中調度統一指揮,充分發揮三種運輸方式的優勢,合理分工,實現無縫對接,才能避免出現災區民眾吃不上飯、喝不到水、露天避災的現象。
三是優化輿情調控引導機制增強搶險救災正能量。在自然災害面前,人類善良、真誠、互助的本性會被自然地激發出來。我們看到,在每一次災害來臨,社會各界捐款捐物已成為常態。對此,媒體要廣泛宣傳,官方要正面引導,讓互幫互助的消息佔據資訊主流,進而影響民眾的言行。同時,對少數負面消息要慎重處理,既要讓對受災民眾漠不關心的人受到譴責,讓趁火打劫的人受到懲罰,又不能讓其過多過深地影響搶險救災大局。優化輿情引導還要把民眾的關心關愛轉向科學、理性、有序地搶險救災上,搶險救災不能光憑滿腔熱情,要遵循科學規律,理性有序地開展,惟其如此,才能最大范圍地匯聚正能量。(謝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