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美媒:波士頓爆炸案並非9·11重演(圖)

2013年04月28日08:33    來源:海外網        字號:
摘要:繼9·11事件以后,美國將其怒火發泄到穆斯林身上,並且想要重建一個更偉大的中東。11年后,美國不該再犯這樣的錯誤了。

2011年5月6日,穆斯林們在美國密歇根州迪爾伯恩的伊斯蘭教中心祈禱。(保羅·桑卡亞攝)

海外網4月28日電 美國《新聞周刊》本周刊登了一篇題為《波士頓爆炸案並非針對美國穆斯林的9·11重演》。

全文編譯如下:

上星期某些時候,仿佛有一種回到了9·11事件以后的那些日子的感覺:鋪天蓋地的電視節目,英勇的第一回應者,慘白可怕的影像,還有來自不同宗教信仰者的禱告。但有一樣東西是和以往不一樣的。我也是想了幾天才發現:這一次,美國不再重建穆斯林世界了。

9·11事件以后,傳教的沖動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出現。安·庫爾特就提議說“我們要入侵他們的國家,殺死他們的領導人,讓他們全都皈依於基督教,”這是典型的9·11后“改革運動”的表現。不同於安·庫爾特,部分人更偏向於普世教會主義。襲擊后一星期,小布什在國會的演說中提到“自由與恐慌在交戰。人類自由的發展,時代的成就與希望如今都寄托在了我們身上。”在此,許多不喜歡小布什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歡呼雀躍,我們堅信,防止9·11事件重演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穆斯林世界發動一代人為民主而奮斗的激情,就像當年我們在歐洲為反抗威脅我們安危的極權主義而奮斗一樣。

沒有人再重復那樣的話了。相反,所有與波士頓相關的政策辯論都是關於國內的事務:警察是否應當理解特薩爾納伊夫的米蘭達權利,特薩爾納伊夫是否應當交由軍事法庭審判,這次的爆炸襲擊是否會減慢移民改革的步伐,背景調查又是否真的有所幫助?在某種程度上,這些內部的自我反省來自於這次襲擊的特殊性。本次襲擊的嫌疑人與基地恐怖組織中心並不相干,而曾經在9·11統領阿富汗的恐怖組織已今非昔比。與9·11襲擊的恐怖分子不同,這些嫌疑犯都是美國人,在成為恐怖分子之前他們是美國的新移民。與9·11不同的還有,這次襲擊大部分的嫌疑人都來自於沙特阿拉伯,一個依附於美國的帝國的水深火熱之處,而特薩爾納伊夫則來自於黨內會議,俄國的一個水深火熱之處。

不僅如此,自9·11以來,美國已經不再試圖重新設計一個更偉大的中東了。傳教軍國主義享受著來自於左翼和右翼雙方的支持,但好景不長,很快左翼分子對軍事力量失去了信息,右翼分子也對中東的民主失去了信心。這一次,爭論的焦點不是他們,而是我們。

傳教軍國主義贏得左翼與右翼分子的短暫支持,但很快左翼不再信任軍事力量,右翼也不再信任中東民主。

美國右翼分子有著像長島共和國的彼特·金這樣的人,他們對美國出於政治立場正確而拒絕在美國公民中區別對待穆斯林公民的行為感到十分憤怒。他們爭論道,由於穆斯林代表了主要威脅,政府應當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們身上,而非把麻煩帶到美國其他公民身上。像金這樣的人們意識到,宗教定性可能會引發穆斯林的憤恨,就像種族定性(保守黨曾大力支持的觀點)引發的非洲裔美國人的憤恨一樣。但是相對於讓穆斯林在美國感覺受到歡迎,他們對確保美國人不受穆斯林侵犯更感興趣。

這種策略的問題在於它將美國和穆斯林之間產生疏遠感,而這也正是暴力的伊斯蘭聖戰主義者所鑽的空子。許多移民都不知道他們是否能真正的成為美國人。對於穆斯林移民者來說,這種風險特別高,因為伊斯蘭聖戰者試圖把他們這種文化上的不安與美國在中東的政策聯系起來。換句話說就是,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上考慮,讓穆斯林的新移民在美國感覺受歡迎要比讓其他移民感到受歡迎要重要得多。然而,保守派的策略——加強監視,直指伊斯蘭教比其他宗教更容易有暴力傾向,甚至限制建造清真寺,這樣隻會使問題惡化。

在波士頓爆炸案以后,最大的爭論就是如何對待穆斯林,美國應當更傾向於把他們當作潛在的恐怖分子,還是潛在的美國公民呢?9·11事件以后,許多美國人立誓要幫助穆斯林在大中東強化民主。而當下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穆斯林在美國所遭受的待遇是否能鞏固美國的民主政治呢?

(作者 彼特·貝納特﹔譯者 吳揚)

分享到:

(責編:牛寧)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