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醫學院常務副院長施一公被美國國家科學院選為外籍院士,立即引發中國科技界和公眾的高度關注和熱議,程度不亞於兩年前他在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中落選事件。 |
美國時間4月30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醫學院常務副院長施一公被美國國家科學院選為外籍院士,在之前的4月25日,他還入選了美國人文和科學院院士。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中國科技界和公眾的高度關注和熱議,程度不亞於兩年前他在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中落選事件。
一次落選,一次當選,為何都引得大家這般關注?不可否認,施一公自身的名人效應是因素之一,但更主要的因素恐怕還是一直以來中國公眾對院士選舉體制的關心。
有不少網友將這兩件事情聯系在一起進行比較,還有人直接調侃:“說明中國院士的門檻比美國院士高,或者是施一公的成就太大了,在中國沒法找到評委評他當院士。”雖說是句調侃,但也足以透露出人們對當前中國科學院院士遴選機制和評選標准的不滿,以及期盼改革的迫切心情。
一直以來,行政權力的介入和利益集團的著陸,使得中國院士稱號不僅是對科學成就的肯定,同時還附帶了太多不純粹的東西。比如,院士能夠左右研究方向、課題選擇和資金投入,甚至是直接影響國家科技資源的分配和科技發展方向。如此的附加使得“兩院”這樣的機構遠沒有想象中那樣自治,對於權力與利益並不具有天然的免疫力。
與之不同的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就顯得“輕鬆”許多。
據了解,美國國家科學院對院士的要求是,“在其學術領域裡終生做出卓越的、持續性的貢獻”,每次至多增選72名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根據該院程序,沒有對年齡的特殊規定,也就是說任何年齡段當選都在情理之中。此外,它不接受任何個人申請,每個當選者都是在增選投票結束后,通過電子郵件知道消息的。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只是一個榮譽稱號,任何待遇、津貼都是“零”。
比起中國,美國“院士”的概念似乎更接近人類設立“院士”這一稱號的初衷。
院士(Academician)一詞源於Academy。 Academy是古希臘傳說中一位拯救雅典免遭劫難而犧牲的英雄,希臘人為了紀念他,建立了一個以Academy命名的幽靜園林。在建園后916年的時間內,受到Academy智慧勇敢感動的學者,紛紛在園內講學,進行自發的學術活動,其后的許多學術團體都自稱為“Academy”。1666年,法國成立了皇家科學院,到科學院工作的著名科學家首次被稱為院士“Academy”。
由此可以看出,學術和自由一直是“院士”追逐的最高目標。
其實,院士本就該這樣“純粹”和“輕鬆”,它應僅限於學術界給予科學家的最高榮譽稱號,不應有任何額外附加。科學家即使獲得院士榮譽稱號也僅意味著其既往的學術成績和貢獻得到認可,但這並不能與最高學術水平直接劃等號。無論國家、科技界或是社會公眾,都不該把“院士”這個稱號神聖化,應還原它本來的面貌﹔而對於學者來說,不論“院士”榮譽的得與失,專注於自身的科學研究才是最重要的。
(岳亮,人民日報記者、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