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是一個孤立的、偶然的事件呢,還是有一定的社會性的背景、社會性的成因?值得探究。如果有社會性成因,那又是什麼?不說原因,此事有沒有什麼教訓可以吸取?類似的悲劇是否有可能避免?如何避免? |
一名未滿13歲女孩,因為不滿別人比自己漂亮,就殺害了她的同班同學——從來沒有聽到過如此低齡、如此原因的殺人案件。
這是一個孤立的、偶然的事件呢,還是有一定的社會性的背景、社會性的成因?值得探究。如果有社會性成因,那又是什麼?不說原因,此事有沒有什麼教訓可以吸取?類似的悲劇是否有可能避免?如何避免?
據相關報道,法院判決書顯示,遇害的周某13歲,與不滿13歲的覃某,是廣西省南丹縣裡湖瑤族鄉仁廣小學六年級同班同學,平時兩人關系比較好,且兩家同住一條街,相隔不足150米。覃某因同學們喜歡與周某玩耍,並曾議論她不及周某漂亮,因而對周某心生嫉恨。類似的事情,在小女生甚至男生之間十分普遍。容貌、學習成績、老師是否喜歡等,都可能引發同學間的嫉妒。隻要人和人在一起,就有比較,有比較就有差別,差別容易引起嫉妒。
嫉妒是人的本能,本能失控,嫉妒惡性膨脹,才導致了悲劇。人需要學習控制本能、管理本能。學校、班級,就是學習的場所,學校的教育活動應該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因為報道很簡略,我們無從知道,兩個孩子的學校在“育人”方面是怎麼做的,我們隻看到本能失控的結果。但我們知道,很多學校,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已經沒有多少精力來關心、關注學生的內心。社會——包括家長,包括學校的上級部門——向學校所要求的是升學率。平常人們問某一所學校“好不好”,是在問它的升學率高不高,而不是在問這所學校是否關心學生的內心世界。
當然,教育不是萬能的,但是,這不是放棄關注學生內心的理由。教育盡到責任,即使不能避免某些惡性事件的發生,但有可能減輕其惡性程度,減輕其后果。這樣想,這樣做,才是負責任的教育。但是,現在的教育似乎顧不上這些。升學率,是學校之間的競爭﹔升學,是學生個人之間的競爭。競爭,就是把別人當對手和敵人。“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就是教育孩子從起跑線開始就把他人當對手,孩子在起跑線上就無師自通地接受了“有他無我”的極端思維。在發生矛盾的時候,採取極端行為的結果,在外人看來很意外,很震驚,但是對當事人來說,是一件很自然、很符合邏輯的事情。資源分配的緊張,加劇了競爭的激烈程度。
你比我漂亮,我就讓你消失。在復旦投毒案和其他案件中,我們都能或多或少看到這種思維方式。在平常的生活中,這種思維方式也很普遍,只是表現形式不那麼極端、刺激,不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而一旦引起關注,悲劇已經不可挽回。改變隻講競爭不講合作的社會運作方式,是社會管理者、制度設計者以及教育者的責任。
教育盡到責任,即使不能避免某些惡性事件的發生,但有可能減輕其惡性程度,減輕其后果。(戎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