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張貴峰:被斥“家奴”,發言人尷尬從何而來 

2013年05月14日08:30    來源:揚子晚報        字號:
摘要:與“不發言”、“發空言”問題一樣,“亂發言”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也源自現行政府發言人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

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劉鐵男涉嫌嚴重違紀被調查。而此前,針對劉鐵男被舉報,國家能源局新聞辦公室負責人曾表示,“有關舉報純屬造謠”。為此,人民日報發出微評:“新聞發言人本是公職,怎會淪為‘家奴’,為個人背書?”而該新聞發言人事后也“后悔自己的草率”,並表示“也有自己的無奈,實名舉報出來時,劉鐵男通過秘書要求對外表態”(5月13日《南方日報》、《人民日報》)。

我們知道,對於近年來大量涌現的發言人,輿論以往的詬病主要集中於這樣兩點,其一是,“不發言”。如此前有媒體調查檢索發現,首批設立的75名部委新聞發言人中,居然有19人從來沒有以“新聞發言人”身份“發言”。其二是,新聞發言人雖然也曾發言,但所發之言往往顯得“空洞無物”,充斥著大量“官話、套話、虛話和永遠正確的廢話”。

而此次國家能源局的烏龍“辟謠”又告訴我們,除了上述兩個問題外,時下的新聞發言人同樣可能存在第三種發言問題,也即,淪為領導個人“家奴”式的“亂發言”。很明顯,在某種程度上,相比上述兩種“發言”缺陷,這種“亂發言”的危害和后果,其實更大更嚴重。一方面,不僅會擾亂相關社會公共信息發布秩序,造成混淆視聽的后果,讓人無所適從。另一方面,更會嚴重損害政府信息發布起碼應有的准確真實性,以及基於此的政府公信力和權威性。

與“不發言”、“發空言”問題一樣,“亂發言”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也源自現行政府發言人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這突出表現在,一方面,沒有根本厘清一些有關“發言”的基本問題,比如,發言人在何種情況下必須發言或者可以不發言,進一步,在必須發言的情況下,發言人應怎樣發言、依據什麼來發言——上級領導的未經過集體研究和事實認定的個人指令能否成為發言的依據?

另一方面,發言人的“發言”責任界限究竟是什麼,何種情況下應被追究言責、具體追究什麼責任?目前同樣也缺乏明確、可供操作的制度規范。據悉,上述國家能源局發言人“由於表了這個不適當的態,原本有希望去核電司的他,聽說也沒機會了”。而如此“道聽途說”式的問責,無疑不能算是嚴肅嚴格的發言問責。

發言人制度是政務公開的進步之舉,不能被老鼠屎壞了整鍋湯。發言人和發言人所在的單位都要記住溫家寶和李克強兩位總理的話:“群眾有權力知道政府在想什麼做什麼”、“政府要向群眾說真話、交實底”。(張貴峰)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