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鐘聲:“奇跡”創造者的尷尬

2013年05月15日08:42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摘要:歷史經驗早已表明,實現“好民主”不僅是有條件的,而且有一定順序。西方的政治變革,大體經歷了經濟發展、國族整合、實現社會公平、政治民主化進程四個階段。知名政治學者李普塞特曾指出,經濟發展、中產階級壯大等與政治民主化存在正相關性。

  沒有必要的秩序和安全,非但無法收獲民主“紅利”,就連民主的外衣也難保不被撕破

  利比亞戰爭結束已有一年半之久,但是這個國家的混亂局面未見改觀。13日,班加西發生爆炸事件,造成數十人傷亡。此前,利比亞民兵組織包圍外交部和司法部,迫使國民議會通過阻止原卡扎菲政權官員繼續擔任公職的“政治隔離法”。

  “圍困事件”的主角、利比亞民兵組織由內戰中的反對派武裝演化而來,政府無力對其進行管束。“政治隔離法”的通過表明,利比亞民主程序難以承受暴力沖撞,戰爭遺留的強悍之風漸成常態。

  去年7月,利比亞在戰爭廢墟上舉行首次選舉。北約第一時間發去“賀電”:這場選舉標志著利比亞在經過卡扎菲40多年執政后,向民主過渡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為利比亞一人一票制選舉高聲歡呼,北約有多重用意:提醒人們別忘了北約是利比亞“民主勝利”的功臣,舞槍弄炮顛覆一個主權國家的政權是正確的選擇。然而,面對利比亞不斷加劇的亂局,北約又將作何解釋?

  歷史經驗早已表明,實現“好民主”不僅是有條件的,而且有一定順序。西方的政治變革,大體經歷了經濟發展、國族整合、實現社會公平、政治民主化進程四個階段。知名政治學者李普塞特曾指出,經濟發展、中產階級壯大等與政治民主化存在正相關性。這實際是說“好民主”需要若干前提條件。對於剛剛結束內戰的利比亞來說,上述條件幾乎一個都不具備。那麼,西方斷定自己有能力創造扶持利比亞順利踏上民主坦途的奇跡,憑借的又是何種理論?

  西方可以為形式上的民主歡呼雀躍,利比亞人民卻實實在在地需要政治生活基本秩序和社會生活起碼安全。沒有必要的秩序和安全,非但無法收獲民主“紅利”,就連民主的外衣也難保不被撕破。

  “圍困事件”期間,英國和美國迅速撤離駐利比亞使館部分人員。撤出的靈活與對“民主信仰”的執著形成鮮明對照。不過,沒有誰會為此感到意外,道理十分簡單:西方國家務實得很,不會輕易為利比亞的“民主進步”冒什麼風險。阿富汗、伊拉克也是美國樹立的“民主樣板”。為阻止種族和社區爭斗,美國政客們會把軍人們派到這些國家的街區巡邏嗎?這是美國《國家利益》雜志高級編輯尼古拉斯·格沃斯杰夫的質問。這一質問包含應有的良知,也讓“民主締造者”難以坦然面對。

  “民主速成課”不是哪個國家的專利,靠強力手段“施教”更是有違國際關系道義准則。(鐘聲)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