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劉繼忠:“校長開房”案,憤怒之后的思考

2013年05月15日08:51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摘要:必須保護幼女的道德旋風,能對人性中的“惡”的一面產生強大的道德抑制力,值得贊賞與提倡。但凡事均有度。過了就滑向另一個極端。比如,借題發揮,抹黑整個教師隊伍,感嘆世風日下、道德完全敗壞,斷定所有官員都有幼女情節,乃至攻擊社會制度等,均是過了頭的表現。

  信息碎片化時代,凡與某些長期積壓的社會問題有關的話題,最新的個案都會撩起公眾的憤怒情懷。“小學校長與政府職員攜6名幼女開房”等類似新聞標題,用曖昧的“開房”與受社會保護的“幼女”、擁有神聖光環的“校長”和擁有權力的“政府職員”聯系起來,其構成的巨大反諷,陡然激起了公眾對某些教師師德墮落和政府職員失德的強烈譴責。

  必須保護幼女的道德旋風,能對人性中的“惡”的一面產生強大的道德抑制力,值得贊賞與提倡。但凡事均有度。過了就滑向另一個極端。比如,借題發揮,抹黑整個教師隊伍,感嘆世風日下、道德完全敗壞,斷定所有官員都有幼女情節,乃至攻擊社會制度等,均是過了頭的表現。

  當下人人均有麥克風的現實,此類突發事件若不能即時、有效公平、公開處置,就極有可能演變成群體性事件。因此,此類敏感事件的社會處置,需要相關部門與媒體在法律准繩下緊密配合,爭分奪秒,努力搶佔事件的第一解釋權,以權威、公正、客觀、全面的信息解答公眾的任何質疑,以擠壓、消解公眾對該事件的合理想象與過度解讀。從目前的報道看,海南相關部門的處理是及時的。13日上午有媒體報道,下午相關部門就召開了新聞通氣會,通報了將嫌疑人撤職,並以涉嫌猥褻未成年少女刑拘,請海南省公安廳再次鑒定受害女生是否被性侵,及派心理醫生對受害女生進行心理干預等事實,消除了公眾一些疑慮和遐想。但是,通氣會並沒有詳細說明事件的原委,未解釋女生為何主動聯系校長,也未說明這名女生與校長的關系等公眾欲知道的信息,也未以打馬賽克的形式公布當事人的錄音或錄像。然而,能夠在第一時間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相關情況,可謂搶到了事件的第一解釋權。但要完全消除公眾憤怒與疑惑,還需根據偵破進展及時通報相關信息,解答媒體和公眾提出的各種問題。如,某女生是否認校長為干爹,他們真實關系是什麼?這件事的起因是什麼?孩子是否被下了迷藥?是否還有其他隱情?等等。

  然而,媒體的報道卻未能准確再現事實,未能有效善導網絡輿情,反而有煽風點火的嫌疑。筆者觀察到,多數媒體的報道站在了保護未成年人的道德制高點,呼吁保護未成年人,較為客觀地報道了事實,但也有少數媒體,尤其是一些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在事實尚未完全調查清楚的情況下,要麼大罵犯罪嫌疑人,抨擊其行為“人神共憤”、“禽獸校長”等,要麼斷章取義,刻意渲染校長性侵幼女,有“起哄”和干預司法公正的重大嫌疑。這種黃色新聞的報道手法,客觀效果是一個老鼠壞了一鍋湯,一個校長毀掉了整個教師行業。隻有政府和媒體有機銜接,恪守底線,才能有效釋放累積的社會問題帶給公眾的焦慮感、憤怒感、懷疑感,使社會情緒趨於理性。(作者劉繼忠是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