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1 10:28:28|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親愛的聽眾朋友,您好,我是徐曼,今天又通過空中電波和您相會了。我是您的朋友,您的好朋友,每天我將盡自己的微薄之力為您服務。”對著記者的話筒,75歲的徐曼一如30年前那樣,播出了《空中之友》的節目開場辭。她飽含深情、溫婉圓潤的聲音,讓人一下理解為什麼對台廣播當年曾感染了那麼多台灣同胞。
這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近日在京舉辦的紀念對台灣廣播60周年座談會。100余位老中青三代對台廣播人,和台灣聽眾代表聚集一堂,講述起那些令人難忘的電波故事。
60年彈指一揮間。1954年7月,在周恩來總理的過問下,20多位編播人員從全國各地來到北京,組成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部。當年8月15日,對台廣播正式開播。
“對台廣播的電波像一道閃電穿越台灣海峽上空,進入島內的千家萬戶,成為兩岸軍事對峙時期,唯一能夠進入台灣島內的傳媒。”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台長王求回憶。在當時的台灣,大陸的對台廣播是“敵台”。“台灣同胞收聽中央台的節目,都是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徐曼說。
老台胞王友定生於浙江黃岩。他20歲離鄉參軍,后隨國民黨到了台灣,一去就是30多年。“我天天思念家鄉,想念親人,終日悶悶不樂。直到有一天,有個好朋友告訴我有對台廣播。從此每到晚上,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收音機。”講到此處,88歲的王友定仍難掩激動,“收聽對台廣播是我最快樂的時光”。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從對台廣播中,王友定連聽了好幾遍,了解到大陸歡迎台灣同胞到大陸旅游探親,“我萌生了回鄉探親的念頭”。
1979年,台灣開放到香港等地觀光,王友定帶著妻兒,以到香港旅游的名義,沖破重重障礙,回到黃岩定居。“假如我現在還留在台灣,就不可能有這麼好的身體。因為我肯定過著‘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苦悶日子。”老人感慨地說。
1981年元旦,徐曼主持的《空中之友》開播,這是大陸第一個主持人形式的廣播節目。《空中之友》變以往對台廣播中生硬的政治宣導,為平實柔情的交流。徐曼說,“想到他們想念家鄉的一切,我就懷著同胞情、同胞愛,跟他們聊天,通過電波送去大陸同胞的問候、關心和想念。”
“‘徐曼小姐’輕軟甜美的聲音、節目客觀平實的內容如春風化雨,融化政治堅冰,發揮了不可思議的影響力!”《空中之友》另一位主持人冬艷說。
《空中之友》《親友信箱》《神州旅游》等一系列對台廣播的節目,在台灣聽眾中形成了巨大的影響力。“上個世紀80年代末,回家探親的台胞竟然要先到北京看望了主持人再還鄉。90年代初,旅行社將載著台灣游客的大巴停在廣播大樓門口,把這裡作為一個旅游景點……”冬艷介紹。
冬艷還講述了另一個真實故事。1984年,在廣東,一位回鄉奔喪的老台胞告訴她:一年前的一個凌晨,這位孤身在台灣的老人,恍惚夢見故鄉的祖屋,聽到年近90歲的老母的呼喚。他從夢中醒來,再也睡不著,便起床打開收音機,像以往一樣收聽對台廣播。聽著聽著,他驚呆了。收音機中突然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家鄉的方言、爛熟於心的語氣,還有幾乎隻有至親才知道的他的小名兒——這是母親的聲音!他不敢相信,抱起收音機,放在耳邊仔細再聽,真的是母親!那一刻,他雙膝跪在地下,抱著收音機,像抱著母親一般,淚流滿面。這不可思議的經歷,讓他義無反顧,克服萬難,終於回到家鄉,見了母親最后一面……
一段段過往的辛酸,更讓人體會和平的幸福。當兩岸從隔絕對峙走向和平發展,再難有媒體能享受當年對台廣播如此的殊榮。報紙媒體、電視媒體、網絡媒體等,為兩岸同胞架起了一座又一座的溝通橋梁,國台辦副主任葉克冬在座談會上表示,“對台廣播見証著兩岸關系發展歷程的滄桑巨變,而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持續穩步向前推進,為對台宣傳與對台廣播的開拓奮進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今天,對台廣播已從當初每天4小時、發射總功率隻有幾百千瓦,發展到每天播出38小時20分鐘、發射總功率達4700千瓦。秉持“兩岸一家親、同圓中國夢”的理念,對台廣播不但制作台灣同胞喜愛的節目,還與台灣媒體展開多項合作——台灣同胞那些偷聽“敵台”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記者 孫立極)
敵台,偷聽,空中之友